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为今天深圳市风光图。20多年前,它还是一个落后的小城镇,如今已成长为一座国际化大都市。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有?
①其经济起飞于20世纪80年代初? ②它的巨变证明了改革开放决策的正确性?
③临近港澳是其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 ④促使其经济飞跃的历史条件是商品经济基础较好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1953年中国共产党提出“一化三改”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其中“一化”是指
A.社会主义现代化
B.农业合作化
C.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D.科学技术现代化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一化三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现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一化三改”有关史实的再认、再得知:“一化”是指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召开后不久,有外电评论到:“这是一次加速和外国接轨的会议。中国必然会进一步影响世界。”此评论主要着眼于这次会议?
[? ]
A.阐明了90年代中国的外交方针和政策
B.形成了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
C.提出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新目标
D.评价了邓小平对改革开放的重大贡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的旧体制有何弊端?当前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如何克服旧体制弊端的?取得了哪些成果?
参考答案:①弊端:农村,政社合一;城市,政企不分。
②克服:农村,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城市,国企改革。
③成果:调动了积极性,解放生产力;推动国有企业经济高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人民生活从总体已经达到小康,正朝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迈进。
本题解析: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国的旧体制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主要表现为农村的人民公社,城市的国有企业。可分别从人民公社、国有企业的特点去分析旧体制的弊端。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城市两手抓。可从农村、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不同做法及其所取得的成果去回答第二小问。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2008年,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作家吴晓波说:“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 ]
A.建立经济特区 南方讲话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B.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C.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 开放、开发上海浦东确立党在新时期的基本路线
D.扩大企业自主权 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