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科技发明统计资料
时间
| 401~1000年
| 1001~1500年
| 1501~1840年
|
?中国在世界科技中的比例
| 70%
| 56%
| 29%
|
?
——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
材料二?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
1956年,中国组建0038部队,由钱学森担任院长,开始谋划发展独立的航天事业。
1960年,中国自制的第一枚导弹1059发射成功。
1965年,中国开始正式立项研制航天运载火箭。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3年,中国第一次卫星(长空1号卫星)发射失败。
1990年,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
送入预定的轨道,中国进入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
1996年,中国第一次发射外国卫星(“国际星7A”)失败。
2003年,“神舟五号”飞船升空。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在1501年~1840年的科技发展趋势并分析其
原因。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1956年~2003年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特点。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国际格局和国内经济
体制发生了什么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科技发展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1)趋势:中国逐渐失去在世界科技发明中的优势(由领先世界转为日渐落伍)。农耕经济(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难以对科技发展提出新的要求,使科技发展缺少新的推动力;明清时代的君主专制及其文化专制政策,禁锢了人们的头脑;推行闭关锁国政策,阻隔中外科技交流;政府不重视发展科技;西方近代科学的兴起。
(2)独立自主研制;跻身世界先进行列;走向国际市场;发展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3)由美苏冷战(两极对峙)到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出现;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国家政策、国际竞争,时代需要、社会经济发展程度。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清末钱宝琼在《中国数学史》中介绍了士大夫西算借根的方法。他们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和xy,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于是x?+ac="bx" 就成了“亥亥——(阳爻)甲丙等于乙亥”。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
A.西学中国化的必要性
B.西学东渐现象的出现
C.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
D.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纵观整个材料不难发现,“不但用天干地支代替abc”、 “还用《易经》中的阴阳爻代替加减符号”才是本题的题眼,典型的生搬硬套,生搬硬套是因为不懂,不懂是因为闭关锁国、封闭落后造成的,说明清末钱宝琼有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所以本题答案选择C.封闭落后的社会心理。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观察图,据图可以得出西方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伽利略做过实验的比萨斜塔

牛顿观察苹果落地
[? ]
A.生活实践经验的总结
B.实用性技术应用性强
C.科学观察、实验的研究方法
D.重视经验综合,轻视理论研究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张强同学向图书馆借阅《黄帝内经》、《齐民要求》、《九章算术》三本书,计划写一篇小论文。下列最有可能成为这篇论文主题的是
A.中国古代的风俗
B.山东农业的发展
C.古代科技与生活
D.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材料中涉及到的书目是中国的,D错误,《九章算术》涉及的是数学,排除B ,既有医学又有农业和科技,所以否定A。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在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中详细介绍了季节、气候和不同土壤与不同农作物的关系,强调要因时制宜、因地制宜。他提倡精耕细作,防旱保墒,主张轮作、多施绿肥,创果树栽培可通过培育实生苗、扦插、嫁接等方法,培育优良品种。这部古代农业科学著作是
A.《齐民要术》
B.《氾胜之书》
C.《农政全书》
D.《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齐民要术》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科学著作,记述了很多农业科技方面的知识。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