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下列不能证明这个观点的史实是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
B.君主专制强化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与发展
C.闭关锁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国家自卫
D.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商业发展
2、判断题 对商周时期“工商食官”的理解最确切的是?
[? ]
A.官府统一为工商业者提供一定标准的食宿 ?
B.官府的开支主要来源于向工商业者征收的税收 ?
C.官府对商人集中管理提供衣食并驱使他们为政府服务 ?
D.官府和工商业者都靠国家的税收维持生活
3、判断题 世界之间的经济交流,给人类带来喜和忧,也改变着世界的面貌。阅读下列有关资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归纳概括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及接踵而来的葡萄牙人、英国人、法国人等,对新土地进行殖民和占有,……还使新旧大陆的物产得以交换和传播……没有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垦殖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将会缓慢得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的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过程。?
——黄邦和《通向现代世界的500年:哥伦布以来东西两半球汇合的世界影响》?
(2)依据上述文字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54~1856年间,英国进出口贸易中,三种类型商品所占份额图

(3)根据材料描述英国对外贸易状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这种状况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据材料三图片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趋势加强的主要表现。中国为应对全球化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古代中国曾有“千年田换八百主”的谚语,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 ]
?A.社会动荡无法长期占有土地?
B.古代中国朝代更迭频繁
C.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 ?
D.国家实行土地轮休政策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0分)
材料一:明万历年间徽州人汪道昆的《太函集》中说:“吾乡左(轻视)儒右(崇尚) 贾,喜厚利而薄名高,纤啬之夫,挟一缗而起巨万……要之,良贾何负于闳儒!”
材料二:明代徽州商人余丈义“……少贫困,操奇赢,辛勤以振其家。性不好华靡,布袍芒履,游名卿大贾间泊如也。置义田以养族之不给者,义屋以居之无庐者,义塾以教族之知学者。又市隙地数十亩为义冢,以安乡人之不克葬者,所费不啻万缗,捐四千金建石桥以围水口,以利行人,年逾八十而行义不衰。”清代商人胡荣命“……贾五十余年,临财不苟取,遏善举辄捐货为之,名重吴城。晚罢归,人以重价赁(租)其肆(商铺)名,荣命不可,谓:‘彼果诚实,何藉吾名?欲藉吾名,彼先不诚,终必累吾名也”’。
材料三:研究华商历史的郭德利(M.Godtey)指出:“在史籍中并不乏有关从商致富的记载,但几乎毫无例外,过去几个世纪以来,商人最后总是倾向于把累积得来的财富或过剩的资本投资于购买土地,或供应下一代有闲沉浸于传统典籍,参与科举,以便进入官僚行 列。即使有人终生以商贾为业,仍会要求其下一代尽可能转向科举。因此,我们可以说,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
——以上材料均选自((中国全史·商贾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指出明清时期人们在思想观念上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明清商人的优良品质。(6分)
(3)郭德利认为“引发人们营商致富的动机中,实已包含了否定或摧毁商业企业发展的因素”。根据材料三,指出其论证的依据。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造成这一社会现象的原因。(12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