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写道“自经此项制度推行日久,平民社会,穷苦子弟,栖身僧寺,十年寒窗,也可跃登上第。”材料中所说的这项制度指的是?
[? ]
A.世官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选择题 陶片放逐法的创立者为
A.梭伦
B.庇西特拉图
C.克利斯提尼
D.伯利克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秦灭六国实现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最主要是因为
[? ]
A.创建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为两汉至宋元政治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C.统一了度量衡
D.统一了法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尚书·大传》说:“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作礼乐,七年致政成王”。对材料中四年建侯卫、六年作礼乐解读正确的是
A.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国制,制作礼乐就是为了维护郡国制
B.建侯卫就是实行分封制,制作礼乐是为了维护分封制形成的等级制度
C.建侯卫就是推行宗法制,制作礼乐用来代替分封制
D.建侯卫就是实行郡县制,制作礼乐是为了丰富周人的生活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联系所学周朝历史,西周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其主要政治制度包括宗法制和分封制,封建国家才实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制,而古代“礼乐”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礼乐,“礼”是一套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的制度,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礼乐实际上确立了一套等级秩序,由此判断,答案应是B。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主要考查学生对古文材料的理解能力,要求学生有较高水平的古文知识,同时要结合所学历史史实解答此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
[? ]
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
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