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毛泽东在论及处理国共关系的原则时,提出要“和为贵”;要“退避三分”;要“礼尚往来”(对挑衅作坚决的回击)。上述原则提出于
A.国民大革命后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战相持阶段
D.全面内战爆发后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中国共产党为了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以斗争求团结,维护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解答此题的关健是准确理解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如“和为贵”;要“退避三分”“礼尚往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37年11月13日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发表自上海撤退之声明:“各地战士,闻义赴难,朝命夕至,其在前线以血肉之躯,筑成壕堑,有死无退,阵地化为灰烬,军心仍坚如铁石,陷阵之勇,死事之烈,实足以昭示民族独立之精神,奠定中华复兴之基础。”这可以说明当时
①国民政府实行全面抗战路线?②国人民族意识空前增强?
③抗战进入相持阶段?④中国军队殊死抗击日军进攻
A.②③
B.①②④
C.②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说明能力。可以用排除法。抗日战争中,始终存在两条抗战路线——国民政府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共产党的全面抗战路线;整个抗日战争可以分成三个阶段,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相持阶段的到来是在 1938 年 10月侵占武汉、广州后。所以,①③错误,可以排除。 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国人的民族意识空前增强,,号召殊死抵抗日军的侵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抗日战争时期,美国等国外观察家认定抗日根据地实行的“代议制”民主,是一种“有效的大众民主”。得出此结论的依据是
①按“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民主政权②在抗日根据地实行普选制度
③陕甘宁边区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④国共两党合作建立联合政府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以下两幅图反映了一个共同的历史教训是
[? ]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以夺取大城市为中心任务
C.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D.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对时事进行论说。下列陆续在报上发表的评论是针对
序号
| 题目
| 所刊载的期数
|
1
| 论非皇上复政则国乱不能平定
| 第49期
|
2
| 论义民与乱民之异
| 第52期
|
3
| 论中国民气之可用
| 第57期
|
4
| 排外平议
| 第68期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维新变法运动? D.辛亥革命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炼与归纳的能力,解题时注意题干中的时间“1898年”,以及表格中的“义民与乱民”“中国民气之可用”“排外平议”等信息可得出梁启超所评论的对象是义和团运动,而AD在时间上不合题意,C与题意无关,故选B。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