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三百年来,科第之设,草泽(草野的意思)望之起家,簪绂(显贵的意思)望之继世。孤寒失之,其旗馁矣;世禄失之,其族绝矣。”《唐摭言》中这段评论主要揭示科举制的实行
A.极大地巩固了唐朝的统治
B.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流动
C.实现了贵族和平民的平等
D.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对科举制作用的理解。材料的意思是民百姓指望它发迹,贵族指望它延续家族的荣华富贵。贫寒家族的子弟落第,全家族都会气馁;贵族子弟落第,他家的荣华富贵就止于他这代了。C表述明显错误,A和D尽管也属于科举制的作用,但从材料看,其重心在于强调科举制加强了社会各阶层之间的流动性,平民百姓也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跻身官僚行列。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 2012江苏高考用材料题的形式考查科举制其影响,高考命题的着重点在其发展完善的历程以及其影响,多用新情境、新材料以选择题的形式进行命题;也要注意把科举制作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的其中一个阶段进行考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 唐德刚教授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写到:“从秦国开始的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政治大转型,发自商鞅,极盛于始皇,而完成于汉武。”这次“大转型”的主要表现是
[? ]
A、世袭制代替禅让制
B、郡县制代替分封制
C、行省制代替封国制
D、内阁制代替三省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郡县制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最主要是由于( )
A.郡县官吏掌握地方军政大权
B.郡县是重要的地方机构
C.郡县官吏有很强的独立性
D.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概不世袭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郡县制下,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能世袭,官吏的任免依据是才干和政绩,打破了分封体制下从诸侯到卿大夫、士的权力和地方都是世袭的体制,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的需要,D为正确答案。郡县官吏在地方有很大的行政权,但要服从中央,A,C排除。B本身正确,但是不合题意,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剧种不存在继承关系的是
A.杂剧与元杂剧
B.南戏与传奇
C.昆山腔与昆曲
D.传奇与京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京剧是在清代地方戏徽剧和汉剧的基础上糅合形成,与明清时期的传奇没有继承关系,答案选D,A B C三项存在继承关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戏曲艺术
点评:元代是我国古代戏曲艺术的成熟时期,对以后中国戏曲艺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高考中多从戏曲艺术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加以考查。京剧只是中国戏曲艺术的一个方面,在高考中可能还会考查其他戏曲形式,希望引起关注。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唐书》记载“……若四方有事,则命将以出;事解辄罢,兵散于府,将归于朝。故士不失业,而将帅无握兵之重,所以防微渐、绝祸乱之萌也。”此兵制崩溃于…()
A.唐太宗时期
B.唐高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考查材料阅读能力。题干实际叙述的是府兵制及其作用,而府兵制崩溃于开元年间,是唐玄宗统治时期。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