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某学者说:“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这里的“同盟者”是指
A.地主阶级
B.无产阶级
C.劳动群众
D.洋务派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代表着新兴的资产阶级的利益与主张。但在19世纪末,中国资产阶级的力量还很弱小,因此维新派在鼓吹变法的时候,就只能从其他阶级中寻找同盟者或者依靠对象。维新派所联络和依靠的是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势力,主要是以光绪帝为首的“帝党”,故选A。
点评:维新派进行变法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救亡图存,虽然戊戌变法没能完成自强的目标,但它仍具有重要的爱国救亡意义,它把民族救亡意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戊戌变法也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提倡新学,批判旧学,着重宣传“兴民权”,大大地提高了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参政意识。从此,民主主义成为汹涌的社会思潮,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思想文化界的面貌。戊戌变法是第一次由资产阶级领导的政治变革运动,它并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一次质的飞跃。洋务运动仅仅是为了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而戊戌变法则是要逐步变封建专制制度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代表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资产阶级革命派与资产阶级维新派最大的区别是
A.革命性质不同
B.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不同
C.对清政府的态度不同
D.革命的结局不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革命派要求推翻清政府,而维新派在改革中却依赖清政府中的皇帝。故选C。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都属于资产阶级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范畴;都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都最终以失败告终。因此ABD都是二者的相同点。
点评:中国的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主要分为三派:维新派、革命派和激进派,此外还有实业救国思潮。维新派主张君主立宪制,设议会,兴民权,主张皇帝的主导下进行变法;革命派主张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君主专制统治。激进派是一些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主张思想领域里的革命,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起源于殷周之际的《易经》,其基本思想之一就是变化发展。……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唐代的柳宗元不自觉地承担起封建社会前期历史变易观的总结工作,形成重“势”的历史发展观,认为整个社会历史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
——摘编自赵璐、柴文华《论近代中国进化论的思想渊源》
材料二?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长期的小农生产和手工操作方式,闭关自守的生活方式,使我们的民族习惯于直观式经验思维,这种思维方式不注重思维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因此,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
——赵璐《进化论与中国近代思想观念的变革》
材料三?资产阶级早期维新派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变易进化历史观,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近代历史进化论的开创者是康有为。他的“三世”说(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历史进化论的理论体系,但它采取了传统经学的形式。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批判了“一治一乱”历史循环论和其他非历史主义观点。
——邝柏林《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
(1)据材料一、二,概括中国古代变易观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积极影响。(2分)
(2)据材料一、二、三,概括说明中国古代变易观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生了怎样的变化?(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8分)
参考答案:
(1)特点:源远流长,随时代发展而不断丰富和完善(或有优良传统);服务于政治生活,深受生产方式的影响(或与政治经济紧密结合);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具有直观性和猜测性,缺乏准确性和科学性。积极影响:为中国古代和近代前期的改革,提供理论依据,推动中国社会发展。
(2)变化:由传统的变易史观发展为近代历史进化论;研究方法由直观走向科学;研究目标由封建体系向近代社会转化;适用范围由政治和哲学变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原因:中国古代变易观的弊端;工业文明的冲击,进化论和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传播与影响;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对东西文化的融合与反思。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信息,中国古代哲学中存有“变易”的优良传统可知源远流长,而且发展丰富; 韩非把历史演变过程分为上古、中古、近古以及当今之世几个阶段,提出了“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的社会变革论断,可知服务于政治生活,为社会变革提供理论依据;“它有着自己固有的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客观必然趋势”可知肯定历史进化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根据材料二信息,“中国古代变易思想始终未能摆脱直观性和猜测性的束缚”,“中国古代的变易思想是建立在经验和直观的基础上,缺乏科学性,带有许多猜测的性质”回答。
(2)根据材料三信息,“从古代传统的变易史观到近代历史进化论的一个中间环节”“严复的历史进化观则自觉地以达尔文进化论等近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摆脱了传统经学形式,更完全地具有了近代的形态”“梁启超提倡新史学,鼓吹史学革命,把历史进化论进一步加以系统化,旗帜鲜明地反对了封建旧史学”概括回答,再结合近代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主观因素、传统文化弊端等几个角度分析原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宣传维新思想,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们则竖起了“打到孔家店”的大旗。他们的共同点是:
A.提倡民主共和,反对专制统治
B.否定封建专制统治的思想基础
C.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
D.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发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康有为是维新运动的代表人,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排除A。“康有为撰写《孔子改制考》传播西学”,但并没有彻底否定中国文化,排除C。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主张立宪法、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但没有涉及科学技术问题,排除D,维新运动和新文化运动都主张改变旧的封建专制思想,所以正确答案为B。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对维新思想和新文化运动的认识和理解,解题关键是掌握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的本质。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国维在提到龚自珍、魏源所代表的学术转型时,就精辟地概括说:“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不过,从根本上说,他们……体现了一种新的学术追求。
——《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种“新的学术追求”的主要含义,并简述其背景。(2分)
材料二?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清)张树声《遗折》(1884年)
(2)根据材料二分析作者的思想主张,并概括作者对材料一中的“新的学术追求”看法。(2分)
材料三 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相形见拙,举国所知矣;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继今以往,国人所怀疑莫决者,当为伦理问题。此而不能觉悟,则前之所谓觉悟者,非彻底之觉悟,盖犹在悄恍迷离之境。吾敢断言曰: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
—— 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
(3)材料三中的“新时期”指的是什么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次运动对中国的影响。(5分)
(4)结合上述材料,说明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主要特点及其形成原因。(4分)
参考答案:
(1)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19世纪上半期,面对西方侵略,先进中国人开始认识中国与西方的差距。(2分)
(2)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君主立宪)。仅靠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无法富国强兵。(2分)
(3) 新文化运动(1分)。冲击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传播了民主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4分,任答两点得4分)。
(4)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到提倡思想解放,学习的内容不断深入(2分)。对西方文明的认识不断提高;中国的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鸦片战争后新思潮的萌发:内容及其背景。解答本题对于学而言,尤其要注意一个人物:魏源。与林则徐等同为新思潮萌发的重要代表人物,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剧变及中外关系的变化回答背景。
(2)本题主要考查维新派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回答时要结合第(1)问的主张的实践效果回答,体现了中国人的进去精神。同时要结合材料“……然驯致富强,具有体用。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回答第一小问;结合材料“夫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虽礼乐教化远逊中华,……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步趋,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回答后一问。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掌握情况。结合“1916年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可知是新文化运动。联系材料“自西洋文明输入吾国,最初促吾人之觉悟者为学术……其次为政治,年来政象所证明,已有不克守缺抱残之势。……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及所学的知识回答影响。
(4)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人民探索救国救民和向西方学习的历程。回答时要结合材料的关键词句,如“龚魏二氏实际上承乾嘉专门之学,而有清初诸老经世之志”、“ ……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此其体也;轮船、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1916年陈独秀”等分析回答。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