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其中最深远的影响是
A.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B.有利于国家统一
C.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D.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成语“十羊九牧”出自《隋书?杨尚希传》:“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千,二郡分领。具寮(僚)以众,资费日多;吏卒又倍,租调岁减;精干良才,百分无一……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这段话反映出“十羊九牧”现象
①扩大了统治基础?②加剧了吏治败坏?③增加了财政开支?④减轻了人民负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汉代每年“秋冬岁尽,各县计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上其集簿。”称为“上计”,“丞尉以下,岁诣郡,课校其功,功多尤为最者,于廷尉劳勉之,以劝其后。负多尤为殿者,于后曹别责,以纠怠慢也”。材料表明汉代建立“上计”制度的目的是?
A.监察郡国
B.考核官吏与澄清吏治
C.开展社会救济
D.征收赋税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所谓上计,即由地方行政长官定期向上级呈上计文书,报告地方治理状况。县令长于年终将该县户口、垦田、钱谷、刑狱状况等,编制为计簿,呈送郡国,朝廷据此评定地方行政长官的政绩。故选B。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表体现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演变,由此可以看出
时期
| 秦汉
| 魏晋南北朝
| 隋唐
| 宋金
| 元
| 明
| 清
|
高层政区
|
| 州
|
| 路
| 行省
| 布政使司
| 省
|
统县政区
| 郡
| 郡
| 州
| 州
| 路、府、州
| 府、直隶州
| 府、直隶州
|
县级政区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县
| 州、县
|
A.中枢机构体系日趋严密
B.中央集权的逐渐加强
C.地方自主性不断增强
D.经济区域间联系加深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表格主要体现的是对地方的管理,并不能反映出中枢机构体系的情况,排除A;由表格可以看出州的地位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而且每朝要么是二级,要么是三级,这说明了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但是并不能得出政区层级的调整促进了地方自主性,反过来是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地方的自主性很小,而中央权力加强,所以排除C,答案选B;从表格中不能得出经济区域间的关系,排除D。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国古代的地方行政区划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公元前221年统一天下的秦国法家,虽有冷酷无情的有效治国方法,却缺乏道义根据,而儒家则提供了这种思想基础。…在世界上大多数帝国统治者主要依靠宗教权威的时候.儒家给现政权(汉朝)的行使权威提供了一种理性上的和伦理上的依据。这是政治上的一大发明。
材料二?其后一千多年,直到1905年,这套皇家取士的制度产生出历代的行政官员,他们以彻底服膺于官场的正统思想来确立他们居官任职的资格,这肯定又是另一种伟大的政治发明。
材料三?这种使两脚陷于无能的陋习似乎是在10世纪左右开始的。 最后,当她的丈夫见了这种纤巧的小脚时。它们真的成了能引起性感的东西——这又是中国人的一项发明。
——以上材料均摘自(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的“发明”与法家思想有何内在联系。(2分)
(2)材料二、三中的“发明”分别指什么?材料三“陋习”后来愈演愈烈的思想因素是什么?(4分)
(3)结合以上材料,概述儒学的社会影响是如何不断扩大的。(3分)
参考答案:
(1)董仲舒“君权神授”等学说为法家主张的专制政体提供依据(或:外儒内法)。(2分)
(2)发明;科举制;女子缠足。(2分)
因素:理学兴起和发展,封建纲常礼教被上升为“天理”。(2分)
(3)儒学在汉代成为官方正统思想,隋唐时其经义成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宋代以后广泛影响百姓生活。(3分)
本题解析:(1)解答本题首先要理解材料一中所指的“发明”的内容,它是指董仲舒的儒家理论为政权提供了合理的依据和支持。这一发明与法家思想的交集就在服务于政权的建立和政权的合理性。法家主张建立大一统专制政权,而董仲舒的理论则论证这种统治模式的合理性。
(2)根据材料二提供的时间范围(1905年和之前一千多年)和发明的内容是“产生”“行政官员”,可以得知是科举制度;根据材料三的内容“两脚陷于无能的陋习”和“纤巧的小脚”可以判断出这一发明是缠足;第二小问结合时间可大致判断此陋习出现在北宋时期,这种对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愈演愈烈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是在于理学的出现和发展,迫害妇女的封建伦理纲常进一步被强化的缘故。
(3)结合三则材料的主题内容可以概括出儒学社会影响不断发展扩大的概况,材料一主要讲董仲舒对儒学的发展及被政府树立为官方正统思想,并得以宣传推广;材料二讲科举制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是考生对儒家经典的掌握和理解,因此推动了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学习和研究;材料三说明儒家思想进一步强化,上升到天理的地步,使社会民众必须遵守,世代沿袭。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