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3年1月,希特勒任德国总理,德国进入了法西斯专政时期,与此同时,世界局势也处于动荡不安之中。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罗斯福总统在就职典礼上发表演说,准备实施新政
B.中国人可以从报刊、广播和影视中了解世界大事
C.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加紧了在国际市场的争夺
D.日军制造了华北事变,平津危急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933年,正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时期,西方各国正加紧对市场的争夺。罗斯福就职是1931年,华北事变是1935年。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二)不论平时和战时,在领海以外海洋上航行有绝对自由。
(三)……自由地,坦率地和公平不偏地调整一切有关殖民地的要求。
(十一)……应保证现在土耳其统治下的其他民族有无可置疑的生命安全和自由发展的绝对自由的机会。
(十四)成立一个一般性的各国联合组织必须依据具体的协定,其目的是向大小国家同样提供政治独立和领土完整的互相保证。
——威尔逊“十四点原则”
材料二 第四条:各缔约国主力替换总吨位按标准排水量计算不得超过如下:合众国525 000吨,英帝国525 000吨,法国175 000吨,意大利175 000吨,日本315 000吨。
——《五国条约》
请回答:
(1)一战后的战胜国是怎样“调整”德国殖民地的?(3分)
(2)材料一、二说明“领海以外海洋上的航行”是否有“绝对自由”?(2分)
(3)举出与所谓“绝对公正的调整”的原则相违背的实例。(4分)
参考答案:(1)以“委任统治”的形成加以瓜分,其中非洲和中东归英法,太平洋上岛屿归日本。
(2)各国主力舰吨位即实力大小,实际上决定了各国制海权和海上航行权力的大小,实力弱小的国家绝不可能和实力强大的国家有相同的领海及海上的绝对自由。
(3)《凡尔赛和约》不顾中国是战胜国,竟规定将德国原在山东的一切特权和胶州湾转让给日本。
本题解析:一战后对德国殖民地的调整是按照列强的意愿进行的,充分体现出巴黎和会是一次分赃会议。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一战前,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国际关系格局是英.法.俄.德.日.美六国之争,战后演变为英.日.美三强争霸,请说出这种格局演变的原因?《九国公约》是如何调解三强关系的?你有何看法?(12分)
参考答案:原因:德国战败;沙俄消亡;法国被削弱;美国崛起为世界大国;日本力量大增;英国力图保住既得利益。(6分,每个要点1分)
调整:通过签订《四国条约》《五国海军条约》《九国公约》,调整了列强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冲突,形成了“华盛顿体系”。(4分)
看法:这种调整只是暂时缓解了列强之间的矛盾。(2分)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测试考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远东和太平洋地区国际关系演变和华盛顿会议的掌握程度和分析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一位参加和会的代表说:“我们初来巴黎时,对即将建立的秩序满怀信心;离开时,则已觉悟,新秩序不过是比旧秩序更加纠缠不清。”他所说的“新秩序”指
A.维也纳体系
B.华盛顿体系
C.凡尔赛体系
D.雅尔塔体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注意把握材料中的信息:会议是在巴黎召开,建立的新秩序充满了诸多矛盾。“一战”后巴黎和会上建立的世界新秩序被称为“凡尔赛体系”,A项是1914年召开的维也纳会议上确立的;B项是1922年的华盛顿会议上确立的;D项是雅尔塔会议上确立的,也包括开罗会议、德黑兰会议、波茨坦会议确定的有关内容。A、B、D三项与材料内容不符,故选C。
点评:凡尔赛体系是指帝国主义在宰割战败国和相互妥协基础上安排的战后世界国际体系。《凡尔赛和约》签订以后,协约国又相继同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和约。这些和约构成了对战败国领土及其殖民地再分割的体系。由于《凡尔赛和约》是其中的主要条约,因此由这些条约共同构成的体系被冠之以凡尔赛体系。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英美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的原因不包括
A.确保既得利益
B.英法国家利益未受损害
C.引战争祸水于苏联
D.竭力避免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