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所示票证曾是百姓购买生活物资的凭证。在对建国后物资票证使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这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
B.体现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C.说明当时物资供应比较匮乏
D.由于市场经济发展退出历史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粮票是中国从1955年到1993年发行的一种购粮凭证。那时候,城镇居民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以粮票为代表的票证,是中国因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品短缺的见证。伴随着改革开放,生活物资的逐渐丰富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种票证逐渐退出了市场。因此ACD都表述正确,B表述不正确,符合题意。
点评:解答否定型选择题,审清题型、题意是解答否定型选择题的必要前提,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相结合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题:1)直选法,根据所学知识,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2)排除法,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的选项,剩下的就是符合题意的选项。3)推理法,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逻辑关系。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这是一次被称为“强国序曲”的会议,法国《世界报》评论:“这次代表大会似乎将成为世界共产主义历史上,特别是中国历史上有意义的日子。”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说:“这个党正在缓慢地,但却是相当有把握地领导着,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这次会议是指
A.中共七大
B.七届二中全会
C.中共八大
D.八大二次会议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这个党(即中国共产党)……相当有把握地领导……把农业的中国推向工业化”可知此次会议应为建国后的某次会议。故排除A、B两项;八届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属于“左”倾错误,故与题目中的信息“相当有把握”不符,排除D项;中共八大提出了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主要任务,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的良好开端,故本题应选C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下图,欧元诞生是欧洲一体化的重要里程碑。1999年欧元问世,2002年元旦,欧元正式进入现金流通。排列下列欧洲一体化进程中重大事件的先后顺序:
①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建立②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③欧洲共同体成立④欧洲联盟成立
[? ]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②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一股反全球化的浪潮滚滚而来。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化导致了
①全球环境的恶化 ②南北差距的进一步拉大
③发达国家就业机会的减少 ④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掠夺
[? ]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儒家学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经历了一系列的发展和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注:春秋战国)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
——(美)伯恩斯等《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
——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
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
——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
材料四?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认为 “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黄宗羲在《原君》中宣称皇帝乃是“天下之大害”;顾炎武在《亭林文集》卷四《与人书二十五》中提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 ”
(1)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晚周时期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3分)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在改造儒家思想方面提出了怎样主张?(3分)
(3)依据材料三、四说明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的背景。(5分)
参考答案:(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仁义、王道;君舟民水。(每一思想家答出1点,即可得1分,共3分。同一思想家多答不重复给分)
(2)胜利:汉武帝“罢剿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分)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1点1分,任意2点得2分)
(3)时代气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1点1分,共3分)
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1点1分,共2分)
本题解析:(1)材料一中的晚周时期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找出孔子,孟子和荀子的社会政治主张即可。(2)材料二中所说的“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指儒家思想正统地位的确立,这一主导地位的确立与西汉董仲舒的新儒学主张有直接关系,即董仲舒提出“罢剿百家、独尊儒术”, “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主张被汉武帝所接受。(3)材料三、四说明三大思想家是指明末清初的三大进步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他们提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等思想代表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述求;至于其时代背景可直接回答明末清初的时代特征即可。
点评:高考中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阶段的考查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①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初步形成,并与其它学派相互争辩;②汉武帝时期,儒学经过董仲舒的创新,成为正统思想;③宋代儒学在吸收了佛,道思想的基础上完成了“程朱理学”的思辨化;④明末时期,儒学迎合新的时代发展要求积极转向经世致用。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