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末一部译著在中国知识分子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许多人以“物竞”、“天择”、 “竞存”给自己的孩子起名。这部译著的作者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
C.谭嗣同
D.严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年“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同盟会忽视了在国内的思想宣传
B.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C.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D.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A项与题目中的时间不符,可排除;1893—1898年,正值晚清时期,此时,自由、平等的思想并未深入人心,排除B;“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反映了当时维新思潮的发展,而民主革命、共和思潮并非当时主流,故C符合题意;顽固保守势力既反对民主,又有反对共和,故D与题意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关于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与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认识,正确的是
[? ]
A .二者的根本目的不同
B .二者对西方的认识截然不同
C .二者都反对封建专制
D .后者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有人评价康有为的维新变法是“跪着^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他敢于挑战传统思想②他向西方学习,寻求变革③他要求发展资本主义④他不敢与封建文化彻底决裂
[?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李鸿章《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函》:“日本君臣发奋为雄,选宗室及大臣子弟之聪秀者,往两国(英、法)制器厂师习各艺,又购制器之器,在本国制习,……去年英人虚声恫吓,以兵临之,然英人所视为攻战之利者,彼已分擅其长,而英人因无如之何也。”这表明李鸿章
[? ]
A.已找到强国御侮之道
B.主张效法日本全盘西化
C.决意严守祖制不动摇
D.未找到中国落后的根源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