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史记·萧相国世家》记载:“何(何即萧何。编者注)置田宅必居穷处,为家不治垣屋(围墙)。曰:‘后世贤,师吾俭;不贤,毋为势家所夺。’”这表明,在汉代(?)
A.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
B.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勤俭节约是为官执政的行为准则
D.土地兼并现象尚不普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的意思是:萧何置田定宅总是在偏僻的地方,而且不给屋舍休建围墙,萧何说:“我的后代如果贤能,就学习我的简朴,如果没有才能的话,屋舍也不会被权势者夺走,从中可以看出在汉代买田置地是藏富传家的重要手段,故A项正确;BC两项与题意无关,故排除;题干现象表明土地兼并的现象普遍存在,故D项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24分)历史图表包含了多种信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图表一?中国和欧洲人口对比统计图

图表二 ?旧航路:由中国或印度出发,经过中亚和西亚,由海路或陆路转往欧洲的贸易路线

图表三?新航路

图表四?中国和欧洲的生产总值(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单位:%)
年份
| 中国
| 欧洲
|
1820
| 32.4
| 26.6
|
1890
| 13.2
| 40.3
|
(1)据图表一,指出中、欧人口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并结合明清时期民众衣、食结构方面的变化,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4分)
(2)比较图表二、三,提取两项有关新旧航路历史变迁的信息,(4分)新旧航路的变迁说明了什么?(2分)
(3)据图表四,分析中、欧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变化的原因。(6分)
(4)据以上材料和分析,概括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4分)
参考答案:
(1)趋势:中国和欧洲的人口都呈增长趋势;中国从清朝前期开始,人口增长迅速,增速超过欧洲;欧洲从16世纪开始,人口较快增长。(4分,答出两点即可)
原因:衣:广泛植棉,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食: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提高;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玉米、番薯等高产农作物。(4分)
(注:答出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满足了人口增长需要等,可得2分)
(2)信息:旧商路的主导国是中国,以亚洲为核心;新航路开辟后商业贸易的主导国是欧洲国家,以欧洲为中心;传统商路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新航路开辟后商贸往来扩展至全球等。(4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说明:世界各地的联系加强,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2分)
(3)变化原因:中国在1820年以前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自然经济日益解体,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6分)
(4)关系: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增长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过度膨胀也会制约经济发展。(4分,言之成理即可)
本题解析:
(1)第一小问根据表格数据分析,中国和欧洲的人口都呈增长趋势;中国从清朝前期开始,人口增长迅速,增速超过欧洲;欧洲从16世纪开始,人口较快增长。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衣、食结构方面,如衣:棉纺织业的发展,棉布成为人们的主要衣料, 食:水稻种植技术和产量提高;从国外引进和推广玉高产农作物等。,说明中国明清时期人口增长迅速的原因。
(2)第一小问比较两幅图片,图表二反映了旧商路的主导国是中国,以亚洲为核心,主要是亚欧非三大洲之间的商贸往来;图表三反映了新航路开辟后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欧洲不仅与亚洲、非洲的经济联系加强,而且与美洲等地区也开始了贸易往来。第二小问说明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大洲相对隔绝的状态,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3)第一小问据图表四,可以得出鸦片战争前夕中国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超过欧洲,鸦片战争后变为欧洲GDP在世界总产值中所占份额超过中国。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19世纪前期农耕经济高度繁荣,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19世纪中后期随着西方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使欧洲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4)综合上述材料以及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辩证的看待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下,人口的增长有利于提供充足的劳动力。能够促进经济发展,但人口过度膨胀也会制约经济发展,给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明代著名清官海瑞认为,欲求天下安定,就一定要推行井田制,或者限制地主拥有的土地数量。这反映出明代
A.土地兼并严重
B.小农经济的弱化
C.商品经济发达
D.井田制得以恢复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推行井田制是指实行国有土地制度,限制地主拥有土地的数量是一种限田措施,综合起来看,海瑞是认为当时土地兼并现象太严重了,所以想出上面的措施来限制,故选A。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中国古代封建政府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建设。下列说法与下图展现的水利工程相关的是

A.是东汉治理黄河的重要场景
B.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
C.为秦军并吞六国提供了军粮
D.曾是韩国采用的“疲秦计”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观察图片可知,右图的水利工程是都江堰。这一工程一方面减轻了岷江两岸的水害,同时也灌溉了成都平原的广大田地,促进了秦国农业生产的发展,故C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91exam .org 5、判断题 “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中国的GDP仍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4%,居世界各国的第一位……中国在世界经济史上是占着首要地位的,是世界经济的中心。”材料意思从本质上说明
[? ]
A.清朝晚期中国的综合实力仍然居于世界首位
B.鸦片战争前中国处于农耕文明的高度发达水平
C.清朝晚期中国是国际经济中心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影响
D.鸦片战争前夕中国社会面临严重的危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