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巨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可以说明:
[? ]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来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新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图所示英国部分经济数据变化的因素有多种,其中包括
?
A.奴隶贸易的兴起
B.自由贸易政策的推行
C.内燃机的应用
D.垄断组织的形成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图标时间1841年到1870年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到第二工业革命之间的产品平均年出口值,年出口船舶吨位,两个数据都是不断地升高。内燃机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垄断组织的出现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奴隶贸易在十九世纪结束,ACD三项全排除。
【考点定位】必修二·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市场·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与掠夺、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31年10月18日夜,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这位发明家是
A.马可尼
B.贝尔
C.本茨
D.爱迪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材料的关键信息“美国人纷纷将明亮的电灯关闭,用这种方式来哀悼一位为人类带来光明的发明家的逝世”可知,这位发明家是电灯的发明者——爱迪生。A发明了无线电报;B是电话的发明者;C发明了内燃机。故选D。
点评:工业革命是高考的重点,新课标高考尤其关注前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同时还应结合中国近代史部分,了解工业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中写道:“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西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而我泰东大帝国,与彼并时而兴者,有一海上之巨人郑和在”,“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又道: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该材料中有明显知识性错误的是?
A.“西纪一千五、六百年之交,全欧沿岸诸民族,各以航海业相竞。”
B.“自是新旧两陆、东西洋,交通大开,全球比邻,备哉灿烂。”
C.“郑君之初航海,当哥伦布发现亚美利加以前六十余年”
D.“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郑和第一次下西洋是在1405年,哥伦布最早到美洲是在1492年,两者相差80多年,因此C项存在明显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东地区近年来西方大国纷纷涌人,加剧这一地区的动荡,它们参与争斗的出发点是
A.维护世界和平
B.保护犹太人安全
C.实施战略控制
D.同情阿拉伯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