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 ]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C.罗马法崇尚自由平等
D.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06年,美国律师安德鲁在上海会审公廨旁听了一整天的诉讼,随后在《纽约时报》上发表了专题文章,写道:
世界上许多国家,尤其是在文明世界里,都对其人民行使司法管辖权,也对居住在本国的外国的外国公民行使司法权。
文明国家在于清国签署条约时,表达了要保留对驻上海和清国其他城市的本国公民行使司法权的愿望。换言之,美、英、法、德、意等国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二必须在这些国家设在上海的法院提起诉讼。
几乎所有西方大国都向驻上海的领事馆派出了司法官处理司法事务,英国不久前还建立了拥有一名资深律师的终审法院。英国人在宣判时,特地被允许悬挂英国国旗。美国国会最终也同意在清国建立一个与清国分庭抗礼、拥有更多尊严和权力的法院。
关于建立新法院的初衷,一位先生告诉我:“清国人对事物的判断常常受到其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也受到个性品格的局限。他们断案,不管是肯定或否定,通常都根据审案法官的感觉而定,并不重视证据与严密的逻辑推理。英国政府察觉了这个情况,这成为英国力求在清国乃至全亚洲扩张自己影响的重要原因。”
——摘自《1906年的上海:会审公廨——一个美国律师的观察》
阅读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西方国家的公民“不得在清国法庭被起诉”?西方国家在什么情况下获得了这样的特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时的中西法律体系存在着那些差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如何理解这位美国律师的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西方 国家获得了领事裁判权;它们通过鸦片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获得了这一特权。
(2)中国:以礼人法,礼刑结合;不重事实,不重证据;没有律师和陪审制度。西方:有律师制度;有法院、陪审团;重证据。
(3)“略”(开放题,可自由发挥,言之有理即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西方法律大多继承了古罗马法。古罗马法规定的基本制度和原则,今天依然起作用有:
①陪审制度 ②律师制度 ③“不告不理”的原则 ④三权分立的原则
[? ]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罗马法的主要代表是
A.《查士丁尼法典》
B.《查士丁尼新敕》
C.《十二铜表法》
D.《查士丁尼法学总论》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罗马帝国曾经三次征服世界……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这主要是指罗马法?

古罗马《十二铜表法》发布示
[? ]
A.真正实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
B.维系了帝国的长治久安与繁荣进步 ?
C.用成文法取代了习惯法,系统规范成熟 ?
D.基本原则和思想影响了近代立法和司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