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如图分别是西方两种不同文学流派的代表作,这两种文学的相同点是?
[?]
A.揭露社会问题?
B.塑造英雄形象
C.鼓吹暴力革命?
D.崇尚理性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曾说:“一切种类的文学艺术的源泉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材料二:恩格斯说:“和启蒙学者的华美约言比起来。‘理,陛的胜利’建立起来的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极度失望的讽刺画。”
材料三:有人问过作者:戈多究竟指什么?作者回答:“我要是知道,早在戏里说出来了。”戈多虽然未出场,但他在剧中是居于首要地位的人物,因此评论家们对他提出各种解释,有的解释为“上帝”,有的解释为“死亡”。
请回答:
(1)材料一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哪一基本原理?
(2)试述材料二出现的原因。它又导致欧洲文坛出现了什么变化?
(3)材料三又反映了哪一流派?其创作的主题怎样?
参考答案: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性质决定社会意识的性质。
(2)资本对工人的奴役,资产阶级一个阶级的统治,以及私欲横流的社会现象,使人们普遍感到失望。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兴起。
(3)荒诞派。他们认为世界是荒诞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现实的丑恶、人生的痛苦与绝望,就成了他们不断重复的主题,以此来表现现代资本主义文明中人们的失望、苦闷和迷惘,描绘了一幅幅令人心碎的人类受难图。
本题解析:不同的文化潮流反映了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深入发展,人们对资本主义的态度经历了由狂热的追求到对各种弊端的失望和不满,由深刻的反思警醒再到精神的迷惘,这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也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不断演进的心路里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2009年4月广东省茂名市二模21题)1913年,泰戈尔(印度)的《吉檀迦利》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得奖评语这样写道: “……用英文表达出来,使他那充满诗意的思想业已成为西方文学的一部分。”说明当时世界文学发展的特点是
A.东方文化开始赶超西方
B.现实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C.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东方文化得到世界的承认
D.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主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泰戈尔是东方文学大师,诺贝尔文学奖是西方设立的文学奖项,泰戈尔用英文写作并获得该奖项说明了东西方文化的融合。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历史 知识的理解与材料解读能力。根据时间信息"18世纪末19世纪"和关键信息"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 "可以判断 是浪漫主义文学,故选A项。注意B项应为19世纪中期。C项古典主义是在18世纪占统治地位;D项是启蒙运动时期的核心思想。
考点:近代西方的文学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与掌握浪漫主义文学出现的背景。革命和改革后建立的资本主义制度并没有出现启蒙思想家所描绘的美好景象,产生了对现实的失望情绪,反映在文学作品上就是浪漫主义。此外,对现实主义、无产阶级文学、现代荒诞派文学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我带了几双眼下中国还不能生产的尼龙袜子送给父亲,还带了一脑袋关于原子弹的知识献给祖国”,这是邓稼先归国时的一段话,这段话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当时中国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很落后?
②归国科学家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③邓稼先是在“双百”方针的感召下回国的?
④中国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可得出选项①②符合题目要求。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