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24分)
材料一 ?英法美能够率先开始工业化,主要原因是从它们的传统社会内部自发地产生了推动工业化的因素, 其特征是通过自由市场的杠杆作用,推动了工业化,形成了内生型的自由主义工业化模式。……现代私有制与充分自由化的市场为经济增长开辟了广阔天地,但是现代经济生活的自由放任带来日益严重的社会失控,这样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便形成了资本主义发展模式的基本结构性矛盾。这一矛盾在本世纪给所有国家都带来了强烈的影响……推动了对“古典”发展模式的修正。
——罗荣渠著《现代化新论1993年出版
材料二 ?苏联工业化创造了一种不同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模式,……这种类型的工业化伴随着高度的独立自主,带有强制性,并能充分动员群众。这是一种在内部自发经济动力不足的条件下以非常手段进行的赶超型工业化道路。在工业化初期阶段上,其资金积累的唯一来源是农业,以牺牲农业的利益来达到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粗放型经济的发展。这样做必须借助于强化中央政权对市场和贸易的统制,并在一段时间内以强制性的方式割断与世界经济体系的联系,行政部门对经济的控制越强,经济本身增长的能力便相应地越弱,从而导致增长的速度最终缓慢下来。苏联创造的工业化模式在二战以后为众多社会主义国家所仿效,它无论在所有制形式上,还是在经济组织和刺激机制上,都表现出较高效率。
——钱乘旦等著《世界现代化程》,1999年出版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经济指导思想是什么?(2分)根据材料归纳这种发展模式存在的弊端(2分)
(2)材料中的“结构性矛盾”在“20世纪给美国为首的国家带来强烈的影响”是什么?(2分)20世纪30年代美国开始修正“古典”发展模式的标志和方式是什么?(4分)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政府是如何修正自身发展模式的?(2分)
(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苏联模式的弊端。(4分)20世纪80年代以及90年代初,中国修正这一模式各有哪些主要表现?(4分)
(4)西方国家与中国对各自经济发展模式成功修正的手段有何共同之处?纵观经济发展模式的调整过程,对你有何启示?(4分)
参考答案:
(1)特点:自由主义工业化或“自由放任”(2分)弊端:导致生产过剩,扩大贫富差距(2分)
(2)影响:引发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2分)
标志:美国罗斯福新政。(2分)方式: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2分)
克林顿:“宏观调控,微观自主”的经济政策(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2分)
(3)弊端:行政命令管理经济;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企业缺乏动力和活力,经济效益低下;轻重工业比例失调;牺牲了农民利益,影响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4分。任意4点,每点1分)
中国:80年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政企分开、所有权和经营权适当分离的原则,建立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2分)90年代初,“十四大”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共同之处:自由放任与国家干预相结合(市场与计划相结合)。(2分)
启示:任何经济模式都要适应生产力发展,尊重经济规律;根据国情选择经济模式;要适时调整经济政策,防止僵化;善于借鉴别国的成功经验。(任意两点给2分)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与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第(1)问英法美“古典”发展模式的经济指导思想指的是工业革命时的指导思想。弊端由材料中的“市场上显示的生产过剩危机与发展中贫富差距增大”可以概括。第(2)问“结构性矛盾”指的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20世纪初固有矛盾指的是29-33年的世界性的经济危机。30年代罗斯福新政修正“古典”模式。克林顿时期即反对完全的自由放任,又反对过度的政府干预修正“古典”模式。第(3)问苏联模式的弊端结合材料概括总结即可。中国对苏联模式的修正时改革开放,把具体措施列举即可。第(4)问归纳概括两种模式的共同点即要市场又要政府干预,应适当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找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列宁在总结某项政策的经验教训时指出:“我们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太过分了……我们没有保持一定的限度,不知道如何保持这个限度。”该政策指的是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斯大林模式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材料信息“我们在贸易国有化和工业国有化方面,在禁止地方周转方面做得太过分了”,可判断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第一次把社会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是
[? ]
A、《共产党宣言》
B、巴黎公社
C、十月革命
D、第一国际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根据右图分析农民家庭收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
B.中共八大路线、方针的落实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一国两制”方针的实施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从时间上看是在1978年以后,主要原因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改革逐渐推开所促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 )
A.成立苏联
B.通过苏联新宪法
C.“二五”计划完成
D.取消新经济政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苏联确立的标志是1936年通过了1936年宪法。故选B。A项是在1922年,当时还在实行新经济政策;C项是在1933年到1937年;D项是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废除的。
考点:斯大林体制
点评:社会主义在苏联建立的标志是斯大林体制的建立。斯大林体制是1936年通过1936年宪法建立起来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片面的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的失调,忽视了商品货币关系,单纯的依靠国家的行政性指令,越来越僵化,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但是这种体制的积极方面也需要掌握,也有一定的合理之处。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