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如果基督教国家参与镇压这场运动将是很悲哀的,因为起义者们抱着一种争取进步的激情和作全面改革的意向,……目前显得较可取的惟一政策,……避免与内战双方发生任何政府层面的瓜葛。”这则材料反映出?
[?]
A.太平天国运动初期英国采取中立政策?
B.义和团运动兴起后英国避免介入
C.北伐战争时期英国奉行中立政策?
D.辛亥革命时期英国采用外交孤立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10分)
材料一?
第一条:中华民国由中华人民组织之。
第二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
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十九条: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五分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九条:临时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
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第四十三条: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均称为国务员。
第四十四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第四十五条: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第五十一条: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二?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家之元首,总揽统治权。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职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帅全国陆海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襄之。
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中华民国约法》
(注:1914年5月颁布的《中华民国约法》是北洋军阀袁世凯政府一手炮制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原则和政治体制分别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对防止、限制袁世凯专权有何规定?(3分)
(3)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华民国约法》对大总统权限的扩大其目的是什么?(2分)
(4)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分)
参考答案:(1)立国原则:主权在民。(1分)
政治体制:以三权分立为原则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1分)
(2)规定:参议院有弹劾临时大总统的权力;责任内阁制;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时,国务员须副署;司法独立等。(答对任一点得1分,共3分)
(3)目的:否定《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为袁世凯实行专制独裁提供法律依据。(2分)
(4)评价:《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对近代中国民主化进程有重要意义。(3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和第4条、第16条等内容可以看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的立国原则和政治体制。(2)《临时约法》规定了参议院有弹劾总统的权力,同时实行责任内阁制,总统领导的行政权对立法权负责。(3)袁世凯上台后通过了《中华民国约法》,实际上是为自己独裁提供法律依据的。(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我国第一部资产阶级的宪法性文件,对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也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法律文献,反映了辛亥革命的重要的成果,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也反映了全国人民的愿望,但是因为没有结合中国的国情,最终没有实施。《中华民国约法》是袁世凯炮制出来的为自己的独裁提供法律依据的文件,最终的历史实践证明,复辟独裁逆历史潮流而动,必然失败。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清政府成了“洋人的朝廷”。《辛丑条约》中最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内容是?
[? ]
A.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B.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禁止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D.总理衙门改为外务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中写到:三次灾难性的战争使中国受到了巨大的刺激。第一次是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第二次是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第三次是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这三次战争的共同之处是
A.中国逐步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
C.通商口岸开放由内地向沿海扩展
D.列强侵略以资本输出为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40~1842年同英国的战争”指鸦片战争、“1856~1860年同英法的战争”指第二次鸦片战争、“1894~1895年同日本的战争”指甲午中日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商品输出,甲午中日战争有利于列强对中国的资本输出,A项正确,D项错误;中央机构完全半殖民地化是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开放的苏州、沙市和重庆均不在沿海地区,C项错误。
点评:近代外国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使得中国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政治上,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地加深,中国的主权不断的丧失;在经济上,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生产的一个环节;在思想上逐渐出现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943年蒋介石在《中国之命运》中写道:“这些国耻(二十一条)违背我国民的希望,有损我国民的自信,激起我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五四运动就是这种要求的最鲜明的表现,在国民强烈的革命要求之下,军阀官僚的政治,只有没落的一途。”上述材料
[? ]
A.肯定了五四运动所体现的爱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B.全面揭示了五四运动发生的历史原因
C.准确分析了抗日战争后中国的政局形势
D.体现了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的政治愿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