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共主要的政治任务是?
A.加重庆谈判,商讨建国大计
B.行土地改革,消灭封建剥削制度
C.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
D.召开政协会议,改组国民政府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历史问题及把握当时历史特征的能力。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内局势的一个明显特点是: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因此,如何反对内战,争取和平民主成为中共主要的政治任务。A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共进行了的努力,B、D都不是当时的政治任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我国汉字博大精深,而修改汉字就更加独特有趣。近代史上“国”字的传统写法
是“国”,但在太平天国的文献中“国”字却少了一点,口中是个“王”字,即“囯”;而辛亥革命后却又有人将“国”写为“囻”,口中是个“民”字。对两次修改所表达的不同含义理解正确的是 ( ?)
A.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没有统一全国,故“国”不完整;后者说明中华民国已取得民族独立
B.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未摆脱专制思想的束缚;后者说明主权在民的思想在《临时约法》中得到体现
C.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认为国中无财富;后者说明辛亥革命体现了孙中山的民权主义
D.前者说明太平天国领导人时时提醒自己清政府尚未推翻;后者说明孙中山把民生主义放在革命的首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不正确,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性质仍然没有改变。C项内容的前半部分说法错误,与中国历史发展不符合。D项对于辛亥革命时期的国字的解释不正确。故答案选择B项。国字中间是个王字,表明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想推翻清政府后自已成为最高的统治者“王”。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李老师在某次讲课中引用了如下材料:“(中国)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从帝王专制到民主政治的历史转型中,成功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有一首山歌唱道:“朱毛红军到古田(福建),工农当家掌政权;瓦片也有翻身日,半夜做梦笑连连。朱毛红军到古田,一人分到十担田;从此肯累就有食,地主发愁断火烟。”这首山歌反映的历史时期应该是
[? ]
A.国民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鲁迅在《阿Q正传》里说:“(赵秀才和假洋鬼子)他们想而又想,才想出静修庵里有一块‘皇帝万岁万万岁’的龙牌,是应该赶紧革掉的,于是又立刻同到庵里去革命。……知县大老爷还是原官,不过改称了什么,而且举人老爷也做了什么官。这些名目,未庄人都说不明白。带兵的也还是先前的老把总。”这说明(?)
A.革命已经深入人心,地主和旧官僚也开始资产阶级化
B.除了少数人外,未庄人对于革命的真正意义了解不清
C.革命从城市向农村全面扩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D.只是形式上的革命,辛亥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材料的信息主要反映了赵秀才、假洋鬼子以及未庄的村民对革命的不理解,说明辛亥革命缺乏群众基础,反映了辛亥革命仅仅是形式上的革命,存在着失败的潜在危机。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