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分)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三位历史巨人:孙中山、毛泽东和邓小平。
回答下列问题:
“我们革命的目标,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这三种有一样
做不到,也不是我们的本意。达到了这三样目的之后,我们的中国当成为至完美的国家”。
——孙中山《民报》创刊周年纪念会的演说
(1)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孙
中山所谓的“三样目的”,概括地说要达到什么目标?(2分)所谓“至完美的国家”又是什么意思?(2分)“三民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1分)为什么说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3分)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每一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这在孙中山先生的身上有着鲜明的体现。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先生在理论认识方面,对三民主义进行了哪些改造和发展?(3分)
(3)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关于中国革命道路问题,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是什么?(2分)什么著作的发表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形成了完整体系?(2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思想进一步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2分)
(4)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继承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形成邓小平理论。相比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主要是创造性地解决了什么核心问题?(2分)
2、判断题 柳亚子《题太平天国战史》:“楚歌声里霸图空,血染胡天烂漫红。煮豆燃萁谁管得,莫将成败论英雄。”其中对“煮豆燃萁”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是指“天京变乱”
B.是太平天国运动由盛到衰的转折
C.反映了农民阶级的狭隘性和局限性
D.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彻底的反封建精神
3、判断题 中国古代以干支纪年,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是“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甲午战争发生于1894年,义和团运动的1898年应是
A.甲午年
B.戊戌年
C.庚子年
D.辛亥年
4、判断题 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的共同之处是:
①均以反帝为主要斗争目标 ②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 ③形成了统一的领导核心
④以中下层贫民为主体 ⑤都曾活动于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
[? ]
A.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④⑤
D.②③④
5、判断题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载:
“……近世各国所谓民权制度,往往为资产
阶级所专有,适成为压迫平民之工具。”由此把三民主义阐发为?(?)
A.“中国民族自求解放”
B.“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C.“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D.“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