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右图漫画《小距离》选自1945年8月《自由画报》。它反映出

A.双方皆缺乏和谈诚意
B.共产党做好应对策略
C.国共由合作走向对抗
D.谈判没取得实质进展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对图片信息有效获取能力。画面上,面露奸笑的蒋介石伸出貌似要与毛泽东言和的手,桌下却放出恶狗直扑毛泽东。毛泽东不得不以两手对付两手,一手言和,一手持杖防卫。因此双方伸出的手握不到一起。失挂在墙上的“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口号成为一纸空文。一针见血地揭露了蒋介石假和谈真备战的罪恶阴谋。所以答案选B。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近代以来,见证了中国历史的风云变幻。下列有关南京的叙述正确的有① 太平天国在此建都?② 在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 ③ 1912年中华民国在此定都?④南京的解放,标志国民党政权被推翻(?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分析题意,主要考查史实,联系所学可知,中英《南京条约》中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是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没有南京,②错。其它各个小项都符合史实,①③④都对。答案为C。
点评:此题很简单,主要考查史实,考查的是学生的识记能力。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有史家认为,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接连发生,层次分明的连在一起,形成一场“总运动”。这场“总运动”的基本趋势是
A.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的转型
B.政治上由专制向民主化转变
C.由农耕经济向工业化的飞跃
D.技术、制度、文化渐次转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分析题干和选项,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个重大历史事件放到一起分析比较,前两个都是政治运动而不属于文化领域,A项表述不符。同样,C项表述的是经济领域的变化,与题干前两个事件的政治性质也不符。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都要求在政治领域进行变革,D项描述不符,所以答案为B。
本题难度:简单
4、选择题 下列口号出现的顺序按时间排列正确的是
A.“打倒列强,除军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
B.“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将革命进行到底”、“打倒列强,除军阀”
C.“将革命进行到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打倒列强,除军阀”
D.“打倒列强,除军阀”、“将革命进行到底”、“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战争发出这样的感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其中的“条约”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