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咸丰元年(1851年)”不难判断出是“太平天国运动”,江苏、安徽两省是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对垒的主要战场。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自武汉沿江而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三月二十日占领南京,五月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致使所到之地社会动乱、人口外流。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照片凝固了历史的瞬间,再现了历史的真实,是我们探究历史的珍贵资料。
阅读下列照片,回答相关问题(13分)

请回答:
(1)图①与列强哪次侵华战争有关,《辛丑条约》的签订给中国带来怎样的影响?(2分)
(2)图②的发言是在哪次会议上?(1分)指出图中所说的与会各国的“异”指的是什么?(2分)简要说明此次会议对当时中国外交所起的作用。(2分)
(3)图③乔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1分)图④所反映的突出特点是什么?(2分)
(4)以上照片所反映的主题是什么?(2分)有何感想?(1分)
参考答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影响: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分)
(2)会议:亚非国际会议。(1分)异: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2分)
作用:加强了中国和亚非国家的联系,开拓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2分)
(3)原因: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1分)
特点: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2分)
(4)主题: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2分)感想:落后就要挨打,若国无外交。(1分)
本题解析:(1)此问主要结合所学史实回答,《辛丑条约》是在八国联军侵华后签订的。其影响是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此问考查史实,联系课本回答,是亚非国际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是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很大不同。(3)这张图片是我们课本中的,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时的情景。常任理事国是联合国的一种重要职务,所以反映了中国的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4)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国遭受侵略到恢复合法席位等可自拟主题——中国的外交历程可作为一个参考答案。感想类的问题一定要紧扣题意,防止答偏题。
点评:此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对近现代中国的外交历程的认识和理解,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学会比较归纳。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下列有关中国宪法发展史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次中央人民政府会议上制定的
D.《中华民国约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中国人民共和国临时宪法的性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在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的;《中华民国约法》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所以此题应该选A项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由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组成。下列相关事件的正确排序是
A.国民革命-抗日战争-国共对峙-解放战争
B.国民革命-国共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C.国共对峙-国民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D.国共对峙-国民革命-解放战争-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排序,1924——1927年国民革命,1927——1937年国共对峙,1937——1945年抗日战争,1946——1949年解放战争,因此选B。
点评:本题可用直接选择法。采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熟知所有的历史史实或历史现象,然后按一定顺序排出来,选择正确的选项。②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仔细观察下列图片,如果用一个主题概括图中事件的教训,最突出的应该是
?
秋收起义? ?广州起义? ?南昌起义
[? ]
A.必须尽快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B.要不惜一切代价夺取大城市?
C.必须走适合国情的革命道路?
D.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