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不久,中国战场出现了被史学家誉为“东方的敦刻尔克大撤退”的现象,即国民政府将东部沿海的大部分高等学校和大量战略物资、工矿企业抢运到云、贵、川等地。史学界普遍认为这场“大撤退”意义重大,下列关于其“意义”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B.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C.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D.粉碎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沿海工业在抗战时期内迁,保留了大量的工业的基础,为抗战的持续进行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故选A。B项错误,迁都重庆并非是由于沿海工业的内迁而进行的,而是为了抗战的需要;C项错误,中国的工业布局在抗战期间得到一定的改变,但是西部地区落后的现状依然没有改变;D项与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据清代档案《户部汇题各省民数谷数清册》统计,咸丰元年(1851年)尚有完整的全国人口记录,咸丰三年起,南方多省册报残阙,人口遽降。造成种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农民起义爆发,冲击了旧的统治秩序
B.清朝吏治腐败,户籍管理混乱
C.列强发动侵华战争,户籍管理受冲击
D.清政府调整政策,放松了户籍管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根据“咸丰元年(1851年)”不难判断出是“太平天国运动”,江苏、安徽两省是太平天国革命军与清军对垒的主要战场。咸丰三年(1853年)二月,太平军自武汉沿江而下,连克九江、安庆、芜湖,三月二十日占领南京,五月先后派兵北伐和西征。致使所到之地社会动乱、人口外流。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主要依据是
A.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
B.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
D.中国革命性质的变化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鸦片战争后,中国发生了一系列变化,如社会性质、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在变化中最主要的变化是社会性质的变化。社会性质的变化引起主要矛盾、革命任务、革命性质的变化,故答案选择B项。
点评:鸦片战争后,(1)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鸦片战争以前,中国在政治上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国家,清政府行使全部主权;在经济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国家。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开始遭到破坏,中国封建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中国社会主要矛盾有两对,即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且,随着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深入,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中国革命任务的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中国革命任务也必然发生变化。战前,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农民阶级的反封建斗争。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起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4)革命性质的变化:中国进入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总之,鸦片战争是中国遭受外国资本主义奴役的起点,它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8分)战略机遇期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崛起而言,是不可多得的稀缺资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对于近代前夜的中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曾言:“从未有一个民族,面对未来竟如此自信,却又对即将面临的世界风暴如此缺乏了解。”
材料二100年前的中国爆发了辛亥革命,虽然这场并不彻底的革命迟到了数百年,但如果发展顺利,本可以成为中国崛起为世界强国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但事与愿违,中国再一次与机遇失之交臂,可谓“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
(1) 材料一中“世界风暴”在思想领域的核心内容是什么?指出此核心内容产生的社会根源。你认为当时中国人为什么会“自信”?(4分)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论证辛亥革命是一次“成功的革命,错失的机遇”。(4分)
参考答案:(1)内容:人文主义。根源: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原因:农耕文明的高度发展、封闭保守盲目自大。(4分)
(2)“成功的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错失的机遇”:没有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没有发展为先进的近代化国家。(4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下列文献中最早提出在中国进行政治改革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海国图志》
C.《三民主义》
D.《资政新篇》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从《资政新篇》提出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进行全面改革。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