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试卷《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预测(2017年强化版)(八)
2017-07-31 14:37:36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下图中的①②③④分别是古代中国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图。符合中国古代行政区划发展进程的是
 ① ②
 ③ ④ A.②④③① B.④②①③ C.②④①③ D.④②③①
|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图①中的“岭北行省”、“中书省”可以判断为元朝实行的行省制度;图②中的“桂林郡”、“海南郡”可以判断为秦朝实行的郡县制;图③中的“乌里雅苏台”可以判断为清代;图④中的十三个州可以判断为汉代;故选C。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地方行政制度的变革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比较分析表述最为恰当的是(?) A.都属于地方管理制度,但最高长官的出任方式不同 B.都突出了最高统治者的中心地位,强化了最高统治者的权力 C.都淡化了血缘宗族色彩,长官都由最高统治者任免 D.都适应了统治的需要,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分封制和郡县制都是古代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郡县制的郡守、县令是由中央皇帝任命的且随意调遣。分封制下的诸侯王是世袭的,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大权,在地方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故本题选A。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选官用人乃国之大事,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统治者不断探索和完善选官制度。其中魏晋南北朝时期采用的主要选官制度是 [? ] A、察举制 B、九品中正制 C、科举制 D、恩荫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由于王室的衰弱,与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政自天子出”变为“政自诸侯出”,而后又相继出现了“政自大夫出”、“政自臣宰出”的现象,最后形成“主卖官爵,臣卖智力”的官僚制度。分封制逐渐为郡县制所替代,宗法和礼乐则采取更高的形式融入政治领域之中,成为统治者实行统治的重要工具。与此同时,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中心内容的法律,也以成文法的形式加以公布实行,并不断地完善起来。 ——摘自韦庆远《中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二:1910年,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在日本发表了《概括的唐宋时代观》。他在这篇文章中指出:“唐代和宋代在历史发展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依据这些差异(或变化),内藤湖南总结说:“总而言之,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由此他提出了“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的唐宋历史观”。 ——摘编自内藤湖南《概括的唐宋时代观》 材料三: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秦前,乃封建贵族社会。东汉以下,士族门第兴起。魏晋南北朝定于隋唐,皆属门第社会,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宋以下,始是纯粹的平民社会。除蒙古满州畀族入主,为特权阶级外,其升入政治上层者,皆由白衣秀才平地拔起,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 ——摘自钱穆《理学与艺术》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变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其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内藤湖南和钱穆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5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的认识。(8分)
参考答案: (1)表现: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2分)宗法分封制向中央集权制转变;(2?分)法律发生变化并不断完善。(2分)? 原因: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井田制逐渐瓦解,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分)?分封制遭到破坏;(2分)争霸战争和改革的推动。(2分)? 同:都认为中国古代社会在宋代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2分)?异:钱穆认为宋代以后中国古代社会由封建贵族社会转化为封建平民社会。内藤 湖南认为宋朝开始具备近代世界的特征。(3分)? (3)认识:宋代社会发生了一系列不同于以往的重大变化。? 政治方面:(2分)①选官制度:科举取士进一步扩大,以科举制为基础或途径,平民 兴起,底层不断上升。(或北宋重文轻武。) ② 阶级关系上: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 经济方面:(2分)①城市经济繁荣。②四川地区最早出现纸币“交子”。③南宋时经济重 心转移到南方。 文化方面:(2分)精英的宮廷文化让位于通俗的娱乐文化。表现为:①文学方面:文 学由诗的兴盛到词的兴盛,词更能灵活自如地表达情感,反映了由重形式改为重自由表达。 ②绘画方面:由宗教政治画到山水花鸟画、由无我之境到有我之境的演变。③音乐方面:宋代以后,随着杂剧的流行,通俗艺术较盛。? 思想方面:(2分)由唐至宋,学术思想由禅学到理学即新儒学,儒学进一步普及化和世俗化。
本题解析: (1)根据材料一“由于王室的衰弱,与分封、宗法、礼乐制度密切相关的世卿世禄制逐渐遭到破坏...分封制逐渐为郡县制所替代,宗法和礼乐则采取更高的形式融入政治领域之中...以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为中心内容的法律...”,即可概括指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巨变的表现,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中国中世和近世的大转变出现在唐宋之际...唐代是中世的结束,而宋代则是近世的开始的唐宋历史观...宋以前,大体可称为古代中国,宋以后,乃为后代中国...故就宋代而言之,政治经济、社会人生,较之前代莫不有变...”,即可比较出内藤湖南和钱穆对宋代历史地位认识的异同。 (3)根据材料三“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可称为是古代变相的贵族社会...无古代封建贵族及门第传统的遗存...学术思想亦如艺术,亦均随时代而变”,然后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角度说明该观点的认识。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秦代封泥(密封信件文书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这一考古发现可以印证秦朝:(?) A.政治上四分五裂 B.出现了造纸厂 C.地方实行郡县制 D.产生了邮递业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借历史文物考查学生阅读并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秦代有郡县;封泥是泥块,加盖印章,因此可以排除掉A、B,因其不能通过题干反映出来;由材料中的“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可知材料主要反映出秦实行郡县制史实,D便利题干主旨,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