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
①贸易中心转移?②各阶级地位变化?③资本原始积累增加?④人文主义兴起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14世纪末15世纪初的新航路开辟使欧洲贸易中心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早期殖民扩张促使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增加,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封建主义的衰落,阶级关系随之发生重大变化,但人文主义的兴起则是在14世纪就开始了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收集到以下素材:“工场”、“工厂制度”、“大企业时代”、日本“四大财阀”、法国“二百家族”等。据此判断其研究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A.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调整
B.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过程
C.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演变
D.资本主义生产组织的变化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中的“工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大企业”等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生产组织形式。从中可以看出,这是在研究生产组织方面的变革。故选D。A项错误,社会制度并未发生变化,都是资本主义制度;B项只是说了一个时期的情况。C项材料无法体现。
点评:此题考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工业革命不仅使生产力得到极大的发展,而且也使生产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工厂制度代替了原来的工场手工业,自由主义指导思想确立,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随着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大企业出现,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些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在1763-1871年的一个多世纪里,英国不仅在西方而且在整个世界的善事与恶行中都扮演了主角。”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材料中的“善事”主要指 ( )
A.进一步加强世界联系
B.传播工业文明的成果
C.推动近代工业的兴起
D.为世界各地提供商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注意时间“1763-1871”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题干要求从“文明史观的角度”回答,B项正确,英国工业革命,把人类从农业文明推进到工业文明。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历史上,荷兰的海外贸易曾一度十分活跃,有“海上马车夫”之称。16世纪以后,随着英国海外贸易的崛起,荷兰的海外贸易霸主地位逐渐丧失。在世界市场逐渐形成过程中,欧洲内部一直存在着自由贸易和贸易保护之争。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40年代,英国开始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大幅度降低了关税,同时与法国等国签署了减免关税的双边协议。……(而)德国经济学家李斯特曾尖锐地批评,英国自由贸易理论是把实力不同的国家放在同一起点上,他认为一个国家要从农业社会成功地向工业社会过渡,必须采用贸易保护。……19世纪中期,德国实行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德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
——《民族国家与世界经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的原因。贸易保护给德国经济带来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 1967年,欧共体成立。欧共体首先着手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了各种关税,实现贸易自由化,对外建立共同的关税率。1968年,关税同盟建立。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关税同盟的建立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参考答案:(1) 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要求拓展广阔的市场;英国掌握经济霸权,在世界市场上有最强的竞争力;亚当·斯密等人提出自由主义学说。保护了发展中的民族工业,为经济高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 加强了各成员国经济联系,欧共体的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提高欧洲的国际地位,促进了多极化趋势。
本题解析:材料一反映的是19世纪40年代英国完成工业革命的史实分析,材料一中的有效信息“19世纪中期,德国实行较高的关税政策,贸易保护对德国经济力量的集中起了促进作用”可以分析对德国的影响;第四问影响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分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人走遍了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到16世纪晚期,他们在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都建立了武装据点”。这些武装据点的建立主要是为了
A.保护商业贸易
B.拓展殖民地
C.传播天主教
D.掠夺工业原料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处理能力。从材料信息“欧洲商人”“全世界的海港码头“印度洋、大西洋和太平洋海域的战略要地”中可以得出这主要是为了保护商业贸易;拓展殖民地也是为了经济利益;传播天主教与材料所述现象无关;18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开始,推动西方国家掠夺工业原料,与材料中“16世纪”不符。所以答案选A。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