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阅读材料:
? 材料一

? 材料二 “本协议缔约方,认识到在处理其贸易和经济领域的关系时,应当是为了提高生活水平,保证充分就业和大幅度稳步提高实际收入和有效需求,扩大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贸易,同时考虑根据持续发展的目标而有效地使用世界资源,寻求既保护和维持环境又以符合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各自需要和利益的方式加强这样的措施;进而认识到需要积极努力以确保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其中的最不发达国家,在国际贸易增长中享有一个与其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份额;热切希望达成互惠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的目标……”
——《世界贸易组织协定》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中的三图片,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哪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其中哪一个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哪种趋势?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是旨在促进各国市场开放,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中的哪句话能表明这一宗旨?中国于哪一年加入该组织??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哪一趋势(进程)具有重要意义?材料一和材料二两种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幅图片分别代表当今世界的 “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和“欧洲联盟”三大区域经济集团。中国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国。这些组织的出现,反映了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
(2)“达成互惠和互利的安排,大量减少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关系中歧视性待遇……”中国于2001年加入该组织。
(3)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对推动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经济区域集团化与经济全球化趋势之间的关系是相互推动,相互制约。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对下面材料中《申报月刊》刊载的民国二十二年“统制经济”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背景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B.措施是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
C.实质是国家干预实行计划经济
D.效果是币制改革防止白银外流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民国二十二年”,也就是1933年;再结合“统制经济”的规定,由此判断是南京国民政府开展的“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故选B。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在1937年,排除A;C项错在“计划经济”;D项效果不符合“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美国代表也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历史上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一次击败了美国。”这是美国代表针对下列哪一事件所说的
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B.第26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恢复新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提案
C.中国成功参加万隆会议
D.《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材料的能力。抓住材料中“联合国历史”及“反西方国家”等信息及时间限定可知,此历史事件是指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A、C、D均与材料表述不符,故选B。
点评: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中国重返联合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2)有利于同更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3)有利于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请你结合所学,以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雅典民主制度、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制度三个不同类型的政治文明模式实例,分别说明其主要特征并从文明发展进程的角度谈谈你对三者利与弊的基本看法。(18分)
参考答案:(1)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特征: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看法:有利于维持政治秩序的稳定、文化的凝聚、民族间的融合和自然经济的发展。不利于社会近代化,日益阻碍民族创新与进步。(6分)(2)古代雅典民主制度:特征: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权力机构相互制衡。看法:有利于维护公民的集体意志和利益、文化的创造和小国城邦经济的繁荣。毕竟是少数男性公民的民主。(6分)(3)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制度:特征:君主制、贵族制、议会民主与党派政治相结合,以内阁制为核心。看法:有利于资产阶级的民主利益、维护政治角逐的有序和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但终究不能体现全民各种权利的社会公正。(6分)
本题解析:本题问题实际上涉及到两个重大的问题,其一,古代中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古代雅典民主制度和近代英国君主立宪制制度三者各自的特征,这个问题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直接进行回答,答案比较明确;其二,这三种制度各自的利弊,即积极和消极影响或作用,在回答问题时应注意从不同文明模式的角度进行思考和总结,也即从文明史观的角度进行问题的总结。
点评:东西方文明发展模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从纵向来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模式经历了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等阶段;从横向来看,同一时期,东西方文明模式差异性更大,比如古代西方希腊盛行民主政治,而中国则长期坚持高度统一的专制主义文明,就现代文明模式而言,西方盛行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而苏联和中国则推行社会主义文明,这充分说明文明具有多样性或呈现多元性的特点。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鉴于历史的经验和台湾的现实,我们提出了祖国统一之后可以实行‘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设想。”由此可见,“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解决
A.香港问题
B.台湾问题
C.澳门问题
D.国际问题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根据所学,“一国两制”的提出最初主要是为解决台湾问题,而首次实践却是在香港问题上,所以B正确,ACD错误。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