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在下列四个选项中,从思想史角度选出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个“道”字
A.先秦道家学派
B.“道法自然”
C.唐太宗“崇儒贵道”
D.“阳为道学,行若猪狗”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下列对中国古代儒家发展演变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孔子创立了“仁”为核心的儒学
B.董仲舒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神化皇权
C.朱熹以“天理”“人欲”之说为封建等级制度辩护
D.顾炎武继承了“仁、义”观念,提倡“经世致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中孔子,董仲舒,朱熹和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都作出了积极的贡献,A C D 三项表述正确符合史实,B说法错误,董仲舒创立新儒学是在西汉初年,当时佛教尚未传入,所以答案选B。
点评:儒家思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先秦时期民本思想浓厚,西汉时期神学化色彩浓郁,两宋时期又体现出了哲学化和思辨化的内涵,明末清初又有了新的发展开始出现了民主色彩。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明清之际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与宋明理学家在无私无畏、襟怀磊落等精神上一脉相承,但彼此又有巨大差异,最大差别是前者
[? ]
A.认为道掌握在儒家而非皇帝手里
B.批判帝王为无道之君
C.否定帝权
D.提倡法治和众治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导致明清之际产生“活跃儒家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外,还有?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基础知识的了解。根据所学知识,明末清初,商品经济发展,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日趋没落,封建统治日益黑暗,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社会动荡,思想控制松弛,理学和心学脱离实际日益严重,封建礼教日益腐朽。因此答案为C。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芴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大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材料二 凡天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是以其未得之也,茶毒天下之肝脑,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博我一人之产业,曾不惨然,曰:我固为子孙创业也。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曰: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君》
材料三 社会公约可以简化为如下的词句:我们每个人都以其自身及其全部的力量共同置于公意的最高指导之下,而且我们在共同体中接纳每一个成员作为全体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于是,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
——卢梭
材料四 在伏尔泰的心目中,“奉行儒学的中国是开明专制君主制的典范,那里有真正的信仰自由,政府……从不规定国民的宗教信仰。”“中国的政治体制又是和儒家道德原则结为一体的。这种政治与道德的统一,也为对现实不满的法国人提供了一种榜样”。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对雅典民主弊端的批评。(2分)
(2)分别概括材料二和材料三的主要观点并指出两者的相同之处。分析两人所处的相似政治背景(4分)
(3)据材料四并结合伏尔泰所处的社会环境,分析伏尔泰高度赞赏中国儒学的原因。结合材料二指出伏尔泰的认识有何局限?(4分)
(4)18世纪法国的进步思想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迅速爆发,而17世纪中国的进步思想却很快沉寂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两种不同状况的根本原因。(2分)
参考答案:(1)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可能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2分)
(2)观点:材料二: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材料三:社会契约论。(2分)
相同:都反对君主专制,具有民主性。(1分)背景:封建专制统治力量强大。(1分)
(3)原因:认为儒学文化具有自由、平等的精神;认为儒学可以作为抨击天主教神学思想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理论武器(2分)。
局限:没有认识到传统的儒家思想对封建专制统治的维护,没有认识到儒学思想与启蒙思想的本质区别。(任意一点,2分)
(4)法:资本主义迅速发展。中: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2分)(如只笼统回答资本主义发展水平的差异只给1分)
本题解析:(1)从材料“(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可以看出,苏格拉底反对权力被滥用,主张有才能的人管理国家。(2)从材料二“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和材料三“这一结合行为立刻就产生了一个道德的与集体的共同体,以代替每个订约者的个人”分析二者的观点。这种观点的背景则是封建专制的强大。(3)从材料四可以分析的出,伏尔泰认为中国的儒学没有限制人们的信仰自由,是具有平等精神的。认为引进学习儒学思想可以反对天主教的教权。伏尔泰的思想并未真正的认清儒家思想的实质是维护封建统治的。(4)二者所造成的影响的不同在于二者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的不同。
点评:明清时期,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要求个性发展、反对宋明理学为主要内容的新的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有明代的李贽、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和清代戴震等。解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对人的束缚,主张个性的自由等。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