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世纪,工业革命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下列各项中,体现了这一进步趋势的是
A.英国责任内阁制的形成
B.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
C.美国联邦共和体制的建立
D.法德两国君主立宪整体的确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 项时间是1721 年,C项是1787 年,都在18 世纪,因此都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是1871 年,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排除。答案为B,1832年议会改革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进行的。
点评:1832年议会改革标志着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发展到了成熟阶段。这次改革是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行的,推动了英国代议制的进一步发展,从此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进入到稳定运行的阶段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793年初,法国国王路易十六在革命高潮中被送上断头台。与这一事件相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此法国废除了君主制
B.这一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结束
C.这一事件为拿破仑上台创造了条件
D.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在法国大革命期间虽然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但是由于人们思想保守,君主制的幽灵并未因此在法国消失:1804年拿破仑称帝,1814年波旁王朝复辟,1852年第二帝国建立都说明了这一问题。也可以用排除法,A项不符合近代法国的历史实际,B项是以1794年“热月政变”为标志,C项是1795年以来的法国督政府软弱无能(具体事件是1799年的“雾月政变”),ABC三项都可排除。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国存在着两党政治,自由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保守党的主张是守旧的,常常激烈反对国?会选举制度的改革。保守党和自由党相互之间也不时进行激烈攻击。但是,经济大发展促成的改革要求,毕竟是必然的趋势,两党分歧是阻挡不了的。
材料二? 1867年英国的第二次议会改革增加了100万选民,基本上是城市居民。1872年规定了秘密投票制,保障选举自由。1884年的议会改革则主要面向农村,规定年缴纳10磅以上房租者均可为选民,使选民人数增加200万,总数达到450万。妇女仍没有选举权。当时英国人口不到4000万。如果不计入妇女和21岁 以下的男人,在成年男子中有选举权的已占大多数。
材料三?(美国)每当总统选举之时,都会有各党派的若干名候选人参加竞选,但是当选者历来只是影响最大的共和党和民主党的候选人。从内战后的情况看,共和党主要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党,同时拥有白领工人和技术工人,不少小农场主。民主党以南方有产者为主要支柱,包括农场主、工业界以及坚持白人至上的人。
材料四 19世纪末,美国的东部与西部、南方与北方、工业界与农业界、债权人与债务人之间,围绕币值问题尖锐对立起来。尽管共和党明确主张实行金本位制,而民主党坚持自由铸币和增发纸币的通货膨胀主张,相互之间也进行过激烈的辩论和职责,……后因工业大国只有美国尚未实行金本位制,又遇国际金融危机,造成美国黄金大量外流,这才引起人们的警觉。1893年由一贯反对金本位制的民主党总统宣布实行金本位制。
——以上材料均引自《世界近代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促使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及代议制下的民主化趋势。
(2)依据材料三、四指出美国虽然是多党制的国家,为什么实际上存在的却是两党政治?围绕着币值问题尖锐对立的两党为什么又能达成共识?
(3)依据上述材料概括指出英、美在走政治民主化的道路上各有什么特点?又产生了哪些共同的影响?
参考答案:
(1)经济大发展促成了改革的要求。政治民主化的加强。
(2)因为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代表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农场主的利益,各自的代表面比较宽,而且是多党之中影响最大的。因为 在两党中起决策作用的都是工商界和农业界中的富豪巨子,实不实行金本位制,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共同利益,所以又能达成共识。
(3)英国以议会改革著称;美国则典型体现了两党制政治的制衡。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政治局势和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解析:
(1)依据材料一“但是,经济大发展促成的改革要求,毕竟是必然的趋势,两党分歧是阻挡不了的。”可知英国议会选举制度改革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大发展促成了改革的要求。分析材料二可知民主化趋势是政治民主化的加强。
(2)第一小问据材料三分析可得出原因是共和党和民主党分别代表了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和南方农场主的利益,各自的代表面比较宽,而且是多党之中影响最大的。第二小问结合美国两党制的本质可知能达成共识的原因是两党中起决策作用的都是工商界和农业界中的富豪巨子,实不实行金本位制,直接威胁到他们的共同利益。
(3)本题考查学生会分析比较问题的能力。分析材料一、二和材料三、四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以议会改革著称;美国则典型体现了两党制政治的制衡。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利于调节社会矛盾,稳定政治局势和促进经济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材料解析题(10分)
材料一 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未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或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员的选举权不受国王的干涉。……
——《权利法案》
材料二在德意志帝国(1871--1918年)里,皇帝有权任命帝国首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
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
“绵羊脑袋”。
——摘自高中新课程教科书《历史》必修I(岳麓版)
材料三 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货。若将要务分任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康熙皇帝
(1)材料一表明,英国议会制订和颁布《权利法案》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政体有什么异同?(6分)
(3)与材料二中的“皇帝”比较,材料三中“朕”的权力有何不同?反映了什么性质的政体?(2分)
参考答案:(1)限制王权,扩大议会的权力(确立议会的主权)(2分)
(2)相同点:都是君主立宪制。(2分)
不同点:英国的君主“统而不治”,实权掌握在议会手中;(2分)
德国皇帝拥有大权,议会权力有限。(2分)
(3)“朕”的权力至高无上,不受任何限制。性质:封建君主专制政体。(2分)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18世纪,英国人常说: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王权是完美的权力。这表明
A.内阁制度形成,国王成为“虚君”
B.王权与议会权力实现分割
C.普遍选举权得到了广泛落实
D.工业资产阶级分享了权力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依据所学知识,18世纪中期,随着责任内阁制的完善,英国成为典型的君主立宪制国家,国王统而不治,只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内阁行使行政权。故材料中“国王是不会犯错误的”表明国王成为“虚君”,王权与内阁权力实现分割,故B说法错误,选A。C、D两项说法与材料无关。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