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列孙中山言论所代表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临时政府,革命之政府也。” ②“是役也,……不半载武昌之大革命成,则斯役之价值……与武昌起义并寿。” ③“既忘共和,即称民贼……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④“南北如一丘之貉。”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①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此题是一道排列选择题,要求以孙中山的言论判断先后。首先应判断议论所代表的事件:①“临时政府”即南京政府。②“北役”即黄花岗起义。③“民贼”、“忘共和”指袁世凯复辟帝制。④“南北如一丘之貉”指护法运动失败。其次,注意以首尾两端判断。②最早④最晚。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说:“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1856年,法国外长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依据材料中“1854年、1856年”、“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商业关系的推广”。结合所学知识,1854年英法提出“修约”要求,被拒后,1856年英法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其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故选C。A、D两项说法与材料中无法得出;B项说法与史实不符,当时的列强以商品输出为主。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列强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在那里,中国的法律不适用,中国的法院和警察没有管辖权”。西方列强获得这种特权开始于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说明了中国司法主权遭到了破坏以及租界的开始出现,这些都是开始于《南京条约》的签订。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某历史兴趣小组的成员自制了一把历史年代尺。它展示了中国共产党80余年的奋斗历程。请你作为合作学习的伙伴,和他一起共同完成年代尺上与标号相对应的内容

[? ]
A、①新文化运动 ②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③澳门回归
B、①五四运动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C、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长征开始 ③中共“十五大”召开
D、①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遵义会议 ③香港回归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下图为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日对峙形势图。形成这种态势的主要原因是(?)

①国民党军队的奋勇抵抗
②共产党军队的敌后抗战
③国民党军队的消极避战
④共产党军队的积极反攻
A.①②
B.③④
C.②
D.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从材料“抗日战争相持阶段中日对峙形势图”可以看出,这种局面是国民政府和共产党敌后武装英勇斗争形成的,因此①②正确,③错误,国民政府消极抗战不是导致对峙局面的原因,而是对峙以后才产生的;④项错误,共产党的反攻是在抗战的后期才出现的。
点评: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百年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分为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和反攻阶段。国共第二次合作,结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因此抗日战争中国存在两个战场、两个抗战路线,体现了不同的指导思想。此外,抗日战争的意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