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在《中国科技史》中提出:“他们固然没有把个人与社会分开,也没有把社会人与整个自然界分开。可是他们向来主张,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对李约瑟这段话的理解,准确的是
A.个人与社会人、自然界是无法分开的
B.研究人类惟有研究人本身
C.对自然界的研究是无法穷尽的
D.中国古代只重人的研究,不重科技的研究与推广,影响了科技的发展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题干中只是讲没有把个与社会分开,并不是说无法分开,A项说法错误;B项“惟有”说法错误,题干只是说是“惟一适当对象”;C项无法从题干中体现,排除;由“研究人类的惟一适当对象就是人本身。因此,在整个中国历史上,儒家反对对自然进行科学的探索,并反对对技术作科学的解释与推广”可知,D项全面准确归纳了题干材料的观点,D项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被英国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先生称为“中国科学史的里程碑”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梦溪笔谈》
C.《营造法式》
D.《天工开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以上四本著作的不同特点。《本草纲目》是明朝李时珍的药物学巨著;《营造法式》是我国古代的建筑学大作;明清时期的《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十七世纪工艺百科全书”。只有B项才是我国古代百科全书的里程碑性质的著作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书坊自经史子集事类,州县所试程文,专刊小板,名曰夹袋册,高价竞售,专为怀挟(夹带)之具,则书不必读日期矣。”下列对这段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A.反映的内容与印刷术发展有关
B.反映了科举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C.反映出商品经济渗透到科举考试中
D.肯定了书坊在普及知识上的贡献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所述的“专刊小板”、“夹袋册”是宋代为了便于考生带入考场,不被监考老师发现,所印开本较小的小册复习资料,所以会“高价竞售”故选D。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马克思在评价中国古代的一项科学发明时说,它“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一发明是?(?)
A.造纸术
B.指南针
C.印刷术
D.火药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朝夕,指东西方向)《鬼谷子·谋》称:“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
材料二?据《萍洲可谈》载,北宋时有人在广州看到“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材料三 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中说到:“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材料四 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道:“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
请回答:
(1)从材料看司南至迟发明于什么时候?(2分)司南和指南针在哪些地方发挥了他辨别方向的功能?(3分)
(2)应如何理解材料三的内容?(5分)
(3)材料四中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2分)
(4)指南针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3分)
参考答案:
(1)战国 ;生产(或)采玉、导航,看风水
(2)马克思指出了中国的发明到欧洲后,在欧洲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到促进作用。
(3)封建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4)科学技术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本题解析:(1)依据材料中“《韩非子·有度》载:“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可以看出司南最迟发明于战国时期。依据材料一中“郑人之取玉也,载司南之车,为其不惑也。”、材料二中“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材料三中“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可以看出指南针在我国应用于采玉、辨别方向、看风水等方面。
依据材料三中的“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的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促进了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化。
依据材料中的“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拿来当饭吃”,可以看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愚昧落后使得中国古代科技没有能够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
指南针在西欧应用于航海,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了技术保证;在中国却用于看风水。结合第三问可以这说明科学技术能否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