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大全《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点特训(2017年冲刺版)(二)
2017-07-31 15:39:08
来源:91考试网
作者:www.91exam.org 【 大 中 小】
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选择题 战国时期,人们的命运不再完全由出身决定,而是越来越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经过努力奋斗,不少平民百姓成为高级官员。一个穷苦平民,使自己的政治、经济地位获得大大提高,最便捷的途径是( ) A.当兵打仗 B.经商 C.精耕细作 D.读书
|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特权。商鞅变法重农抑商,限制工商业活动;以法家思想为指导,而“四书五经”属于儒家经典。故排除BD,AC是秦国平民能够提高自身社会政治地位的途径。最便捷的途径是当兵打仗,选A。 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商鞅变法内容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商纣王,名辛。历史记载:帝乙死,欲立长子启。众臣反对,认为虽启与辛为同母,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商生辛时已是后,故启不能立。遂少子辛为帝。对此判断不正确的是 A.商纣王即位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 B.商末已推崇嫡长子继承制 C.体现了古代“立子以贵不以长” D.商代已有父死子继制度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材料记载:帝乙的两个儿子长子启和少子辛为同母所生,但生启时其母是妃,启并非嫡子;商生辛时已是后,辛是嫡子。根据嫡长子继承的原则,最终立少子辛为帝,是为商纣王。故A项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从罗马法的产生发展过程,可以清晰看到人类社会法律的产生和演变的发展过程。罗马法发展的过程中,合乎逻辑的演变是 A.习惯法—习惯总结—习惯—成文法 B.法律理论—习惯—成文法—习惯法 C.成文法—习惯—法律总结—习惯法 D.习惯—习惯法—成文法—法律总结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依据所学知识,罗马法的发展过程中,先是习惯,继而形成习惯法,《十二铜表法》是对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是罗马的第一部成文法;罗马自然法是对法律的总结,标志着罗马法的高度成熟和发展。故学啊D。 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罗马法·罗马法的发展过程
本题难度:一般
4、综合题 (14分)社会转型一般是指社会变迁,它包括社会结构的变动和体制的转变。是历史上一些国家发展面临的问题。能否顺应社会转型的潮流,抓住机遇,事关国运兴衰。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井田制度遭到严重的破坏。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围绕着“争霸”战争的需要,春秋以至战国的整个历史阶段内,诸侯国们都在不停地进行着改革。经过改革,公室宗族逐渐衰亡,卿族甚或平民贵族势力增强,这些都为文化的理性主义和人本思潮的兴起奠定了社会物质基础。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根据材料一,归纳出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3分) 材料二 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陈旭麓《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 (2)请结合当时中国政治、经济的相关史实,说明材料二中“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4分) 材料三 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为标志,它把人类推入“蒸汽时代”。有人说“蒸汽机是近代城市工业之母”,而马克思则视蒸汽机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标志。以下两图和文字反映了19世纪后期英国伦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城市风貌。
 (3)根据材料三,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使用在社会转型方面产生了哪些影响?(4分)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独特性既是中国所以取得成就,向“法治国家,市场经济与公民社会”三元并存互补的现代社会模式演进的原因,也是何以在社会转型中出现制度转换代价,蕴藏社会矛盾的原因。“旧辙已破,新轨未立”,这种转型社会的特点突显出社会转型的风险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 ——刘燕、万欣荣《中国社会转型的表现、特点与缺陷》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社会转型中向“三元并存与互补的现代国家治理模式演进”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所做出的努力。(3分)
参考答案:(1)因素: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生产关系的调整(阶级关系的变化、诸侯国的改革);思想解放(百家争鸣)。(3分) (2)政治:鸦片战争后,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独立发展的道路被迫中断; 经济:中国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4分) (3)影响:蒸汽动力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促进城市形成和城市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丰富了城市居民的生活;改善了交通工具(3分,答出任意3点即可);造成环境污染(1分)。 (4)努力: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行政治体制改革,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提出依法治国并写入宪法,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3分)
本题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概括能力。从材料“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物质生产、生活有了很大的改观,这得益于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技术的进步”“公元前594年鲁国“初税亩””中来概括归纳推动社会转型的因素。 (2)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可知这场战争是鸦片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下,政治上中国的领土主权遭到破坏,经济上成为西方国家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内部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3)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创造新的动力,推动工业化、城市化,改善交通工具等方面分析瓦特改良蒸汽机的影响。另一方面,从材料三的图片看,它也带来环境的污染。 (4)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治国家、公民社会建设主要努力是恢复完善人大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出依法治国方略;市场经济建设主要是实现了由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
本题难度:困难
5、判断题 王国维指出:“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宗法制应分封制需要而产生 B.嫡长子继承制度是周与商朝一大区别 C.王国维盛赞周的政治制度 D.宗法制下,周分封的对象局限于本宗亲族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由“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分析可知,A项因果关系说法错误,D项“局限于本宗亲族”说法是错误的;由“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分析可知,B项说法正确,C项“盛赞”说法错误。
本题难度:简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