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表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欧洲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这一认识主要是基于?
[? ]
A.?二战使欧洲丧失了世界经济中心的地位?
B.?二战后欧洲经济凋敝、政治危机、社会动乱?
C.?二战后来自苏联的威胁和美国的渗透加剧?
D.?欧洲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
2、判断题 赫鲁晓夫在致肯尼迪的信中说:“除了前已下达的关于停止设置武器的建筑工地上进一步施工的命令之外,苏联政府还下令拆除你称为进攻性武?器的武器,并加以包装运回苏联。”这封信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
A.修筑“柏林墙”?
B.古巴导弹危机?
C.美国从越南撤军?
D.朝鲜战争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见下图)

美国援助欧洲的物资
材料二 “西欧与日本都是美国非常强有力的竞争对手。朋友,是的。盟友,是的。但是,他们正在与我们竞争。在经济领域的问题上,他们在全世界同我们竞争得非常激烈。……同我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相比,美国遇到了我们甚至连做梦也没想到的那种挑战。”
——摘自《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的讲话》
材料三 1971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表示:“美国的政策目标从长期来看,必须是结束大陆中国与世界社会隔绝的状态和使我们同大陆中国的关系正常化。”
材料四 在决定把1973年定为“欧洲年”的时候,美国总统尼克松说:“……国际环境,尤其是欧洲发生的变化,带来了新的问题和新的机会”“美国同新欧洲的关系非改善不可”“要建立一个比较完善、可维持的伙伴关系,从而共同合作”。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提供的信息,美国战后在欧洲实施了什么计划?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一中美国的目的能否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尼克松在任期问,在调整与中国关系上进行了哪些活动?有何历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70年代美国调整对外政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判断题 下列关于两极格局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美苏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矛盾冲突加剧是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B、雅尔塔体系奠定了两极格局的基础 C、北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格局最终形成 D、美苏两极格局取代了传统的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5、判断题 图中柏林墙的遗迹恰好放置在两辆坦克之间。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
 A.西德与东德之间战争频繁 B.是反映冷战的著名标志 C.是当年两大集团剑拔弩张的写照 D.是对冷战时期分裂、对抗的反思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