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 中国近代史上,日本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侵华战争,即19世纪90年代的甲午战争和20世纪30年代的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灾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次侵华战争是日本一贯所奉行的哪一侵略政策的结果?其主要目的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次侵略战争中均发生了日军屠城暴行,请分别列举典型事件。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侵华战争不同的结局,对中国台湾省的命运、民族意识和中国革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我们今天学习和了解这段历史,有何现实意义?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大陆政策。为垄断资本获取原料和市场。
(2)旅顺大屠杀,南京大屠杀。
(3)甲午中日战争:台湾被日本割占,遭受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先进的中国人开始觉醒;推动民主革命进程。
? 抗日战争:台湾光复;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4)以史为鉴。面向未来。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2、判断题 2010年2月11日,国际奥委会在加拿大温哥华召开的第122次全会上,中国城市南京在投票表决中战胜欧洲古城波兰的波茨南,成功获得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同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网站。请你审核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
A.图1: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签订,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
B.图2:1853年,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C.图3: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r中国近代百年来屈辱的历史
D.图4: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覆灭了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鲁迅说:“因为多年受着侵略,就和这洋气为仇;更进一步,则故意和这‘洋气’反一调:他们活动,我偏静坐;他们讲科学,我偏扶乩;他们穿短衣,我偏着长衫;他们重卫生,我偏吃苍蝇;他们壮健,我偏生病……”他描述的现象出现在
[? ]
A.太平天国运动中
B.辛亥革命中
C.义和团运动中
D.新文化运动中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产生的最大成果是
A.全国抗日救亡运动出现高潮
B.揭开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由分裂对峙到合作抗日的序幕
C.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法西斯统治
D.取得农村包围城市的初步胜利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1927年至1935年,中国社会的最主要矛盾是国内阶级矛盾,1935年至1937年,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中日民族矛盾。中国共产党能够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调整政策由“反蒋抗日”到“逼蒋抗日”使阶级斗争服从于民族斗争。从而形成了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转变。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摧残了民族工业的成长
D.促进了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材料内容反映了《南京条约》的消极影响的相关内容,所以AB两项不正确。中国民族工业产生于19世纪七十年代,不是四十年代,所以C项错误,故答案选择D项。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