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出现过两次严重的挫折,据此完成:
(1)比较说明两次挫折发生的基本原因。
(2)中国共产党为挽救危机分别采取了哪些主要措施?
(3)试分析两次挫折共同的历史教训。
参考答案:(1)客观原因:反革命力量强大。第一次是国民党右派与帝国主义勾结,叛变革命,大革命失败;第二次是国民政府集中军事力量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五次反革命“围剿”,红军被迫长征。主观原因:共产党政治上不成熟,背离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大革命后期,陈独秀犯了右倾错误;第五次反“围剿”中,王明犯“左”倾错误。
(2)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召开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确立了新的策略方针,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开创了“井冈山道路”,使中国革命重新高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途中,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领导,在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正确领导,从而使革命转危为安。
(3)右的和“左”的错误都可以葬送革命;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确立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是民主革命胜利的保证之一。
总结心得:中共探索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一过程,历来是考试的重点内容,对于这一过程考生应牢固掌握。
本题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弄清楚哪两次挫折;两次挫折的基本原因,可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来分析;两次挫折的教训,主要从主观方面找;综合两次挫折发生的原因,可得出历史教训。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完全胜利的战争是
A.第二次鸦片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北伐战争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斗争的完全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那次的战争(注:发生于1840—1842年)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关于鸦片问题,我方力图禁绝,英方则希望维持现状:我攻彼守。关于通商问题,英方力图获得更大的机会与自由,我方则强硬要维持原状:彼攻我守。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1)“那次的战争我们称之为鸦片战争,英国人则称之为通商战争,两方面都有理由。”分别说明你对“两方面理由”的理解。(4分)
(2)为什么说“就世界大势论,那次的战争是不能避免的”?(4分)
(3)你如何看待这次战争的实质,简述理由。(4分)
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战前英国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向中国大量走私鸦片。鸦片泛滥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清政府决定禁烟,英国以此为借口发动战争。通商战争:英国早就想打开中国门户,与中国通商,但由于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英国决定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4分)
(2)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由于欧美资本主义的崛起,需要更多的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分)当时的中国危机四伏,闭关锁国,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打开方便之门并提供了借口。(2分)
(3)实质:英国对中国的侵略战争。(1分)?理由:从战争爆发看,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是非法的,林则徐禁烟是正义的。从手段看:采取武力战争的方式。从战争结果看,战后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其割让领土、赔款、协定关税等内容都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3分)(如能从过程、影响等角度谈也可适当给分)
本题解析:第(1)问,从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角度回答“两方面理由”;第(2)问,从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和根源的角度回答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必然的;第(3)问,可以从战争的原因、过程、结果等角度判断这场战争的实质。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前年杀吴禄贞,去年杀张振武,今年又杀宋教仁,你说是应桂馨,他说是洪述祖,我说确是袁世凯。”这幅挽联中提及的事件最终引发了
A.护国运动
B.武昌起义
C.五四运动
D.二次革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一位研究晚清乡土意识的学者说:“晚清思想文化史的进程展示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以微弱的资产阶级经济关系和智能集团为依托的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广阔的乡土文化带的上空。而几亿老百姓却在同一时代场景中基于传统的民族性、国民性,表现出另一套欲求: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晚清乡里民众的自救意识与先进人物的救国方案同向而不同调。”
材料二?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的政治意义是常被过低估计的。这并不奇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晚清时期与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杀洋灭教、反清复明相关的历史事件有哪些?(2分)
(2)“先进思想家从西方引进的现代化观念与信息”为什么“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上空”?(3分)
(3)材料二中省略号处应该是什么事件?举出先进人物为推翻专制政体进行艰苦斗争的二个事例?(3分)
(4)乡里民众和先进人物的救亡活动最终都没有成功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1)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2分)
(2)自然经济占主导,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微弱,资产阶级思想影响有限。(3分)
(3)辛亥革命。(1分)建立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建立中华民国;(2分,举两例即可)
(4)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性,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2分)
本题解析:(1)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判断出“人间天国、真主降临”是指太平天国运动,“杀洋灭教”是指义和团运动,而“反清复明”则是以辛亥革命运动;(2)“像油浮在水面上一样漂浮在乡土文化带上空”是指西方进步思想和文化并未能在中国广大农村产生广泛影响,结合史实可知,这种现象背后的根源在于小农经济的封闭性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微弱以及思想宣传的力度较弱;(3)从材料二中的句意关系来看,空白处应该填推翻君主专制统治,即辛亥革命,具体事例有太平天国运动,辛亥革命等内容;(4)回答此题可以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找寻中国近代救亡运动失败原因的共同点:即客观上由于中外反动势力的破坏,而主观上则是各阶级的局限和时代的局限所致。
点评:关于中国人民近代以来的反侵略斗争的考查,高考主要涉及到以下几次重大历史事件:太平天国农民起义,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