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王国维在《商周制度论》中说:“故天子诸侯之传世也,继统法之立子与立嫡也……立贤之利过于立嫡,人才之用优于资格,而不以此易彼者,盖惧夫名之可籍,而争之易生,其弊并不可胜穷。”这段话的主要含义是?
[? ]
A.指出嫡长子继承制的弱点
B.嫡长子继承制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
C.没有比嫡长子继承制更好的权力交接制度了
D.嫡长子继承制不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
A.财产
B.地域
C.血缘
D.宗教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嫡长子继承制是西周宗法制的重大特点。宗法制依靠自然形成的血缘亲疏关系以划定贵族的等级地位,从而防止贵族间对于权位和财产的争夺,维护政权的稳定。所以西周维系嫡长子继承制的纽带是是血缘关系,选C。
考点:西周的宗法制。
点评:宗法制即宗教法规,是一种权利继承制度,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完善和巩固分封制,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宗法制下的等级尊卑观念非常严格,等级森严,尊卑有序,它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君臣关系为纲纪,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贵族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世袭制、分封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题难度:困难
3、判断题 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其作用不包括
A.强化了封建国家的统治基础
B.调整了统治集团内部的关系
C.削弱了士族地主的势力
D.阻止了士族地主入朝做官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科举制的实行后并没有完全废除依靠门第做官的制度,D项的表述不符合历史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十分重视修订“家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家谱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的家谱至少有三万种,其内容之丰,价值之高,很值得我们今天去研究和挖掘。“隐恶扬善”是修纂家谱的一条基本原则。
材料二:在现代的侨乡家谱中,都普遍记录了不同时代出洋人的姓名,出洋时间与原因,同故乡故国的联系与贡献等内容。有些还辟有专章、专传介绍,这就为他们的后裔寻根问祖提供了可靠的根据,也就更增加了他们对故乡故国的依恋之情有人对福建省的家谱资料进行研究,了解到福建移居台湾的最早记载是两宋之交的苏姓。……从有关家谱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移民的人数、成分、原因,他们的婚姻状况、分布特点及与大陆的关系等。
材料三:梁启超在《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中说:“欲考族制组织法,欲考各时代各地方婚姻平均年龄,平均寿数,欲考父母两系遗传,欲考男女产生两性比例,欲考出生率与死亡率比较……无数问题,恐除了族谱家谱外,更无他途可以得资料。”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我国民间重视修订“家谱”的主要原因。简述家谱在中国传统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现实,分析家谱在当今社会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上述材料,说说如何辩证地看待家谱的学术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主要原因:受宗法制的传统影响,中国人重视血缘和家族观念;小农生产方式的影响;彰显家族声誉,弘扬传统美德。作用:凝聚宗族;弘扬正统观念;规范人际社会关系等。
(2)作用: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国家统一。
(3)家谱是中国特有的文化遗产;可以拓展史料来源;但家谱“隐恶扬善”的笔法和孤证会影响其史料价值。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5、选择题 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级行政区的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
A.河南(豫)、河北(冀)
B.湖南(湘)、湖北(鄂)
C.山东(鲁)、山西 (晋)
D.广东(粤)、广西(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