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日本明治政府废藩置县的根本目的是
①建立府、县、道地方行政区划 ②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③消除封建割据势力 ④强化天皇专制制度
[?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日本建立起一支现代化的军队是在
A.19世纪70年代
B.19世纪80年代
C.19世纪90年代
D.20世纪初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考查对历史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853年前的日本和1840年前的中国相比,不同之处是(? )
A.封建制度处于衰落时期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并发展
D.面临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威胁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9世纪中后期,俄国、日本、中国先后进行了近代化改革的实践。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民革命的威胁迫使政府开始准备农村改革。甚至沙皇及其赖以存在的支柱农奴地主也意识到必须废除农奴制。……中等地产的贵族希望农业沿着资本主义方向发展,这些地主占有全部地主半数,占有大部分农奴。……农奴主也好,自由派也好,他们所关心的都是防止农民革命,想用和平的方法,以让步和妥协为代价使俄国的农村转入资产阶级的逐渐改革,从而把权利和土地留在地主手中。
——《苏联通史》第二卷
材料二?有位外国史学家将日本与中国进行对比,认为日本的变革有这样一些优势:“日本诸岛地理位置的紧凑既促进了民族团结,又有利于新价值观和新知识在全国的传播。也使这个国家容易遭受和认识外国的压迫,不像中国内地诸省长期以来很难受到西方的影响。此外由于日本有向伟大的中国文化世界借用某些东西的悠久传统,因而19世纪同样的借用西方世界的东西时,发生的冲突较少、痛苦较小。”“同中国铁板一块的特点相比,日本的政体和社会结构具有多元化的特点。”
(1)材料一中俄国社会各阶层(或阶级)对农奴制的基本态度如何?根据材料一概括他们持这一态度的主要原因。(7分)
(2)材料二认为日本的明治维新之所以取得成功,主要有哪些方面的优势?明治维新与
戊戌变法一成一败,关键原因是什么? (8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寺子屋是日本从幕府时期一直发展到明治时期的著名民间教育机构。它往往存在于乡间,以庶民子弟为主要教育对象。它的课程设置大体是:首先必须学的是平假名、片假名,还有汉文、《三字经》、《实语经》、《童子经》等,书法、算盘和地理也是必修课程。其他如书信模板、商业用语模板、农业用语模板、木匠用语模板等,也都是全国性的共道教科书。
——[日]依田熹家《日本通史》
材料二 明治政府于1872年颁布第一部教育改革法令《学制》。在此基础上,寺子屋教育被勒令停办,各地兴办新式小学。这些学校的课程设置一般包括:读物、算术、书法、写字、熟读、作文、理科、地理、历史、修身、体操。有些好一些的小学还要增设几何和一两门外语课。据统计,在每周的学时总数中,属语言类的科目占40%,数理、地理、历史合占53%,其他的修身等科目占7%。
——伊文成、马家骏《明治维新史》
材料三 朕,念我皇祖皇宗荦国宏远,树德深厚,我臣民克忠克孝,亿兆一心,世济其美,此乃我国体之精华,而教育之渊源亦实存于此。……一旦危急,则义勇奉公,以扶翼天壤无穷之皇运。如是,则不独为朕之忠良臣民,且足以显彰尔先祖之通风。斯道也实为我皇祖皇宗之遗训,而子孙臣民之所当遵守。通诸古今而不谬,施诸中外而不悖。贬庶几与尔臣民俱拳拳服膺成一其德。
——1890年明治政府《教育敕语》
材料四 有学者认为明治政府的教育改革是其改革成功的关键所在,而也有学者持相反意见,认为正是其教育改革才最终导致明治维新走向歧途。
——天涯网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日本明治维新前期“寺子屋”教育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中的新式小学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据材料三,指出《教育敕语》的核心思想。结合所学,说明《教育敕语》产生的主要背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赞同材料四的哪种观点?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种观点说明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特点:民间办学;注重教育的通俗适用;偏重儒家传统文化。
(2)不同:政府主导;重视近代科学技术;重视外语教育。
(3)核心思想:忠君思想(或儒家忠孝思想)。背景:1889年《日本帝国宪法》颁布,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
(4)前者;理由:提高了日本国民的文化素养;培养了大量人才。后者;理由:宣扬忠君爱国和武士道精神,最终使日本因对外侵略扩张而战败;给日本人民以及世界和平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