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水涌上叠,年上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这也不是江水。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这一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下列哪一本书
[? ]
A.《宋词三百首》
B.《诗经?小雅》
C.《二京赋》
D.《元曲欣赏》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2、综合题 文学艺术是反映现实生活的一面镜子。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张旭《古诗四帖》 图二 颜真卿书法
(1)图一、图二两位书法家的作品各有何特点?它们共同反映的时代特征是什么?(5分)

图三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局部) 图四 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
(2)图三、图四分别属于中国画哪一画种?请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说明形成两种画风差异的原因。(6分)

图五 明清时期深受人们喜爱的通俗小说《三言二拍》和《水浒传》。
(3)依据图五,说明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是什么?(1分)简要说明出现的原因。(5分)
参考答案:
(1)图一:比划简约,勾连不断,纵情写意;图二:结构完整,笔画详备,注重规范法度。时代特征:国家统一和繁盛。(5分)
(2)画风:风俗画、文人山水画。 (2分)
原因:图三:结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局部统一,商品经济发展。 图四:国家变乱,民族矛盾尖锐,南宋偏安江南。(4分)
(3)小说的创作出现繁荣的局面。(1分)原因: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市民阶层壮大,要求文学作品进一步平民化。(4分)
本题解析:
(1)回答该问需分清图中的字体。图一张旭的作品属于草书,其特点是笔画勾连,线条流畅纵情,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图二颜真卿的作品属于楷书,特点是笔画详备,结构形体严整,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文学艺术作品是现实的反映,两幅作品体现共同的时代特征是国家统一、强盛;经济繁荣。
(2)本问考查中国古代绘画的风格和形成原因。图三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属于风俗画;原因是北宋时期商品经济和城市繁荣,市民阶级壮大。图四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属于文人山水画,原因是南宋偏安江南,民族矛盾尖锐。
(3)图五是明清时期著名的小说作品,反映了小说成为明清时期我国文学的主流形式。小说繁荣的原因可结合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等时代特征分析回答。
考点: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成就。
点评:分析某一时期文化发展繁荣的时候,首先要关注它发展繁荣的前提条件。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分析:
①社会环境因素:分析当时的社会是否安定或相对安定。
②政治因素:分析国家是否统一,政治是否清明稳定。
③经济因素:分析经济是否发展繁荣。
④文化政策因素:分析统治者的文化政策是否有利于文化的发展。
⑤文化交往因素:分析各民族之间,中外之间是否存在有利于经济文化发展的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假如你生活在北宋时期,你不可能做到的是
[? ]
A.用火炮抵御西夏的进攻
B.阅读到用活字印刷术印制的章回长篇小说
C.借助罗盘针进行航海活动
D.阅读到大书法家苏轼写的诗词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和“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是唐代一位著名诗人的诗句。这位诗人最有可能是
[? ]
A、陈子昂
B、盂浩然
C、杜甫
D、杜牧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选择题 中外文明交流为中国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回答14、15题。
【小题1】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文化成就受到外来文化影响的有
①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 ②陆九渊、王阳明代表的“心学”
③郭守敬编制的《授时历》 ④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