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53年3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一条规定,“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十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由各民族人民用普选方法产生之。”下列对此的解读,准确的是
A.此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取代了政协制度
B.各少数民族人民据此在5个自治区普选一届人大代表
C.《共同纲领》在此时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
D.此规定说明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我国已经确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的时间“1953年3月”出发可以判断当时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未召开(1954年),所以A B两项表述不合史实,D社会主义的民主制度在中国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表述错误,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前,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大的只能,第一届政协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在当时时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故答案选C项。
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有三项,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以及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而在这三项制度中最为基础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本题考查的是政协的发展过程中只能的转变,即由原来的代行人大转变为人大建立后的参政议政职能和统一战线组织。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互联网的作用包括( )
① 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② 信息即时反馈
③ 可随时发表自己的意见 ④ 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互联网兼有了组合选项中所有内容的优点。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早请示晚汇报”“语录歌”“红太阳”“效忠信”“揪斗”“一句顶一万句”等词汇、语句成为流行语的时期是?
A.辛亥革命时期
B.抗战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革”时期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2009年12月20日,胡锦涛在澳门回归十周年的庆典上发表讲话:“‘一国两制’在澳门的成功实践,为澳门发展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一国两制”在澳门能够“谱写出新的辉煌篇章”的主要原因是
A.适应了澳门的发展
B.灵活的外交政策
C.国际社会的支持
D.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国家政策只有从实际出发,符合实际需要才能促进发展,一国两制的方针符合了澳门的实际。故选A。B项错误,澳门回归后,即不再属于外交领域; C项明显错误,澳门问题是中国的内政;D项说法正确,但是并不是澳门“谱写新篇章”的主要原因。
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一国两制的成就。一国两制是80年代提出来的解决国家统一问题的基本方针,最想是考虑用在台湾问题上,随着97的临近,率先用在了香港和澳门问题的解决上。一国两制、高度自治的方针,符合了港澳的实际,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最基础的一环是?(?)
A.推进基层民主选举
B.平反冤假错案
C.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D.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