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西藏的布达拉宫是世界文化遗产,初为唐时吐蕃赞普松赞干布为文成公主营建,清代重修,‘布达拉’梵语意为佛教圣地。”对上文蕴含的信息归纳正确的是
①藏族在唐朝时称吐蕃 ②唐蕃和亲 ③佛教从唐时传入中国 ④唐太宗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
⑤清朝加强同藏族的团结,尊重喇嘛教 ⑥佛教文化在祖国和世界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
[? ]
A.①②④⑥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⑥
D.①②④⑤⑥
2、选择题 特点为“辞藻华丽、笔法铺张、缺乏充实的生活内容”的文学体裁是()
A.楚辞
B.汉赋
C.汉乐府诗
D.先秦散文
3、判断题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功,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代指蒙古诸部),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之道,惟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也。”?
——摘自《清圣祖实录》
(1)康熙为什么不再修补长城?
?
(2)今天我们对长城价值的认识与康熙有何不同?
?
4、判断题 明朝后期,北方出现“边境休息,东起延、永、西抵嘉峪七镇,数千里军民乐业,不用 ?兵革,岁省费什七”。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 ]
A.鞑靼和瓦刺的首领先后接受明朝封号
B.明朝修缮长城,防止蒙古骑兵的南下
C.俺答汗与明朝修好,恢复封贡互市
D.加强北方边防驻兵,使蒙古不得犯边
5、判断题 试比较长城和大运河对中国历史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