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动力的手段。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为这一发明提供科学理论依据的科学家是
[? ]
A.达尔文?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牛顿
2、判断题 郑和“宝船”和“远望”号航天测量船在茫茫大海上航行时,判断自己所处位置采用的方法可能分别是(? )
A.指南针和卫星导航
B.北斗星和罗盘针
C.牵星术和电磁波
D.牵星术和卫星导航
3、判断题 列学术观点与科学家相匹配的是
①“人的结构和其他动物一样,尤其和猿更接近”
②“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③“辐射像物质一样,是由具有能量的基本单位量子来实现的”
④“一切物体皆有引力,而且与各自所含的质量成正比”
[? ]
A.①达尔文②爱因斯坦③普朗克④牛顿
B.①达尔文②伽利略③普朗克④牛顿
C.①拉马克②牛顿③爱因斯坦④伽利略
D.①拉马克②牛顿③普朗克④爱因斯坦
4、判断题 近代科学是在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从现象深入到本质,从经验定律上升为系统的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观察、实验基础上实验科学。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的是
[? ]
A、哥白尼
B、伽利略
C、牛顿
D、莱布尼茨
5、判断题 (12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
在中国古代,天文和历法一直受到高度重视,天文学家和君主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是官方政府机构不可或缺的人员。至公元1851年,历代政权颁行了100余部历法,《夏小正》是中国最古老的历书,形成于公元前5世纪左右,包含了许多关于气候、星象及物候方面的叙述,按一年十二个月的顺序排列。古代的历法,现在名为“农历”或“阴历”,仍决定人们欢度“春节”以及“中秋”、“端午”等节日的具体日期。
天象观测有助于制定更为准确的历法。古代史书中有着连续的有关日食、月食与星象变化的记录,并从政治角度解释这些现象。史书明确记录了公元前186年吕后当政时发生了一次日食,但现代天文学研究表明,所记日食绝不可能发生。日食记录居然因政治上的原因而有所增减:统治者残暴,记载的日食现象就多;统治者开明,日食便很少发生。
——摘编自李约瑟《中华科学文明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中国古代重视天文历法的表现。(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中国古代天文学科学性的因素。(6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