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湖北日报2007年10月7 日报道:国庆节前夕,“八艺节”湖北省筹委会收到一份特殊的展品,该展品是一幅剪纸作品,名为《回娘家》,作者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下列作品中与该作品属于同一风格的是?

[? ]
A.《五子夺莲》
B.《送子天王图》
C.《山径春行图》
D.《松鹰图》
2、判断题 宋朝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之所以备受史学家关注,主要是它反映了
A.当时绘画艺术题材的广泛
B.画家技巧、风格的日趋成熟、完善
C.城市手工业、商业发展繁荣
D.人们对风俗画的喜爱程度高
3、判断题 如图,2012年是农历的壬辰年“龙年”,下图是“龙年”剪纸画。对该画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字体设计具有甲骨文的象形特征
B.是绘画艺术与书法艺术的有机结合
C.体现了中国画注重象征意义的风格
D.可以反映文人画的发展和创新
4、判断题 ? 有一幅著名的绘画作品,有人看了这幅画,“恍然如入汴京,置身流水游龙间,但少尘土扑面耳”。这幅名画的作者是?
[? ]
A.顾恺之
B.展子虔
C.阎立本
D.张择端
5、判断题 (2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文化的创新传承与交流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
北宋?李成《晴峦萧寺图》?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
(1)列举春秋战国时期“私学文化”中“民本思潮”的表现两例(4分),并分析这一时期“私学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社会根源。(4分)
(2)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6分)。
(3)透过材料二,你获得了哪些有关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2分)体现了宋代怎样的社会风貌?(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