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92年初,邓小平南巡时指出: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目的是?
[? ]
A.借鉴资本主义市场
B.改变计划经济体制
C.宏观调控资源配置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判断题 标语不但能折射时代的精神,而且也能反映历史发展的轨迹。下列标语反映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砸烂公检法”②“发展才是硬道理”③“跑步进入社会主义”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 ]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④③①②
D、②③①④
3、判断题 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 ]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计划经济并行的体制
C.建立社会主义城乡经济交流的体制
D.建立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4、判断题 1962年至1965年国民经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
[? ]
A、中央已经彻底纠正了“左”倾的严重错误
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经济调整”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5、判断题 20世纪70年代,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四? 1987年7月1日《人民日报》关于政治制度改革试点的报道
材料二? 1978年和2006年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比较表
年份(年)
| 国内生产总值 (亿元)
| 国家财政收入(亿元)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
|
1978
| 3 645
| 1 132
| 57.5
| 67.7
|
2006
| 218 071
| 39 500
| 35.8
| 43
|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它能够说明家庭生活水平的程度。
(1)图一中安徽小岗生产队的18位农民为什么要冒死签下这份合同?
(2)结合材料一,说明新时期的中国改革是逐步推进,不断深化的。
(3)没有解放思想,就不会有改革开放;没有继续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就不会得到深化。结合这一时期的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