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战国以来的土地私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君主私有土地、地主私有土地和自耕农私有土地。这三种形式的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历史上消亡的时间分别是
A.1840 1949 1956
B.1912 1949 1978
C.1912 1952 1956
D.1840 1956 1978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纵观中国古代历史,尽管“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女夙兴夜寐,纺绩积纴”,但农业生产始终没有大的突破,温饱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①重农政策长期推行阻碍农业生产发展?②人口增长的压力?
③农民赋役负担的沉重?④自然经济的长期存在阻碍了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选择题 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西汉
B.曹魏
C.隋唐
D.唐朝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曲辕犁最早出现在唐朝。
本题难度:一般
4、选择题 下列图片中,能够反映唐代农业生产的是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试题分析:①不对,早在原始社会后期,随着耕作工具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我国农业进入了所谓的“石器锄耕”或“耜耕”阶段;②不对,耦犁是西汉时的耕作工具。唐代农业生产出现曲辕犁和筒车,因此选D. ③④。
考点:古代农业生产
点评:梳理知识: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耕作工具的进步:铁犁牛耕的发展
春秋战国时:开始使用铁农具与牛耕并逐渐推广
西汉时:耦犁(西汉赵过)与犁壁,东汉时已推广到珠江流域
隋唐时:江东出现曲辕犁,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为后世所沿用.
2.耕作技术的进步:
春秋时期:垄作法
西汉时:代田法
西汉赵过推行的一种适应北方旱作地区的耕作方法。在同一地块上的田垄隔年代换﹐所以称作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时:北方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3.耕作制度的发展:
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宋朝以后:江南形成了稳定的一年两熟制(稻麦轮作),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熟制,土地利用率大大提高.
4.水利工程与灌溉工具的应用
(1)水利工程:
战国的都江堰
汉朝的漕渠 白渠 龙首渠
(2)灌溉工具:
曹魏时的翻车
唐朝时的筒车
宋朝出现的高转筒车
明清时的风力水车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长江三角洲自中唐以后农业发达,一向是粮食输出区;但明末以来,却需仰赖外地输入粮食。造成这种现象的最有可能的原因是?
A.改种经济作物,造成粮食不足
B.战乱频仍,农业生产遭到破坏
C.水利失修,造成粮食生产减少
D.新作物传入,饮食习惯渐改变.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不对,因为古代北方长期战乱,南方战乱较少,理解不对;C与史实不符;D不对,明清时期玉米、甘薯等品种传入,但是没有改变南方人吃米饭的主要饮食习惯;A符合题意,明清时期经济作物大量种植,冲击了以往的农业经济结构。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