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945年日本投降后,重庆一家报纸以“日本无条件投降”为谜面,要求打一个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当时谜底有两个:屈原(原子弹),苏(苏联)武。对此谜底认识正确的是
A.以上两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
B.第一个谜底正确,反映了日本投降的主要原因
C.以上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作用
D.两个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人民为抗战胜利所付出的代价和所起的作用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胜利。“屈原”意思是日本无条件投降是屈服于美国投掷的原子弹,“苏武”意思是日本帝国主义投降的原因苏军对日宣战。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全民族的抗战是抗战胜利的主要原因,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的有力配合和世界各国人民的支援,中国抗战胜利的主要因素,题干中谜底没有反映出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故答案选择D项,A、B、C项分析不正确。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4分)中国近代史既是外国列强侵华的屈辱史,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国侵略的抗争史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探索史。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请列举中国近代前期(1840-1919年)列强发动的四次侵华战争的名称,扼要回答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8分)
(2)这四次反侵略战争最后都失败了,中国战败的共同原因有哪些?(4分)
(3)从这四次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中你得到哪些启示?(2分)
参考答案: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 江泽民在中共“十五大”报告中总结20世纪的中国革命进程时说:“一个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的巨大变化,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请回答:
(1)20世纪中国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分别是指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时俱进、理论创新是三位思想巨人的共同特点,试分别举例说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三位伟大人物分别创立了哪三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成果产生的历史背景分别是什么?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三大思想理论成果分别对中国革命和建设起了怎样的作用?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三次巨变: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三次是改革开放,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
(2)孙中山总结了革命失败的教训,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把旧三民主义发展成为新三民主义,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政权的道路,并以和平的方式,实现了社会主义改造。邓小平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3)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民主义产生的背景:19世纪末民族危机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登上历史舞台;之前各种方案屡屡碰壁;西方民主思想的传播。毛泽东思想产生的背景: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并开始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实践;毛泽东转变成为马克思主义者。邓小平理论产生的背景:文革的结束;相对宽松稳定的国际环境,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总结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和本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经验教训,进行探索。
(4)“三民主义指导资产阶级推翻了中国的君主专制统治。毛泽东思想指导无产阶级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国共产党人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困难
4、判断题 孙中山指出:“此一省欲起事,彼一省亦欲起事,不相联络,各自号召,终必成秦末二十余国之争……,故现今之主义,总以互相联络为要”。为此他采取的行动是
[? ]
A.成立中国同盟会
B.发动辛亥革命
C.建立中华民国
D.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遵义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A.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
B.政治路线和党的作风
C.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
D.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遵义会议内容的再认再现能力。遵义会议集中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由此可见,这次会议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而非政治路线、思想路线和党的作风问题。故依题意选取C。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