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抗战胜利后,美国扶蒋反共的根本目的是
A.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B.消灭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
C.帮助蒋介石建立独裁统治
D.巩固美国在华侵略权益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每一个国家的对外政策是以本国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故本题选D。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45年抗战胜利后,陪都重庆沉浸在一片喜庆氛围中。一次庆祝晚会上,有一则灯谜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其谜面是“日本投降(打一中国历史人物)”。你认为以下谜底中最符合历史事实的是
A.汉代名臣苏武
B.爱国诗人屈原
C.战国门客毛遂
D.神话人物共工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中共制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充分说明 (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B.国民党政府已不急于消灭红军
C.美英支持蒋介石抗日
D.全国人民反对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B 项表述明显错误, A 、 C 、 D 三项都符合事实, A 项则是最根本的问题。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竹枝词记载了历史的变迁。“辉煌金碧店悬牌,洋字洋名一律揩(抹掉)。欧墨新书千百种,满投沟井自沉埋。”这种现象集中发生在什么时期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抗日战争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辛亥革命是近代比较完整意义上的民主革命,2011年是这场革命爆发100周年。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如图,下面是2010年11月19日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

材料二?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它是一条分界线。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材料三? 1920年,孙中山先生在执信中学开学典礼上说:“愿诸生人人皆学执信先生之毅勇果敢以求学,蹈行予自由、民主、均言之理念,以改造未来之社会。完成一压严璀璨之中华民国。”
问题:
(1)据材料一,广州、武汉和南京的得票率较高。请选择其中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并说明选择的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试从政治方面来分析材料二关于辛亥革命成为“分界线”的理由。
(3)执信中学是孙中山先生于1920年为纪念近代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先生而亲手创办的纪念性、示范性学校。为了维护中华民国自由、民主、均富之理念,在这之前,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哪些努力?
参考答案:(1)理由:广州: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孙中山籍贯。
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
南京: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首都、《临时约法》。
(2)理由: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责任内阁制。
(3)努力: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本题解析:(1)根据三座城市在辛亥革命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史实说明即可,广州: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孙中山籍贯。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南京:南京临时政府、中华民国首都、《临时约法》。
(2)结合所学,从政治角度回答辛亥革命的意义: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中华民国;颁布《临时约法》;建立责任内阁制,推动了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
(3)结合所学,归纳孙中山从民国建立到1920年间为维护民主共和、反对北洋军阀的一系列斗争: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等。
点评:材料式问答题一般属“小切口--深分析”的题型,因此审清题意十分重要:①审提示语 ②审关键词(中心词),即提示答题围绕的中心词和落脚点。③审条件限制词(时间、空间、频率等),即答题的时间、空间范围(如上题“广州、武汉和南京”“ 在这(1920年)之前,孙中山先生进行了哪些努力”)。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