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钱乘旦在《1500年,现代化起步》中说,在近代世界的起点上,人们看到欧洲正在出现巨大的社会变动,看到欧洲已经发生大规模的文化运动,……这些都标志着世界正进入一个大动荡的时期,而动荡的发轫处就在欧洲。?这些运动最早开始于
A.智者运动
B.文艺复兴
C.宗教改革
D.启蒙运动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A项发生在公元前5世纪,排除。B、C、D三项中最早的是文艺复兴,答案为B。
点评:文艺复兴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强调人性,反对神性,主张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启蒙运动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有段议论:“我们人类是天生平等的,只有品德才是区分人的标准,那发挥大才大德的人才当得起一个‘贵’字,否则就只能算是‘贱’。”这段议论
[? ]
A.否定教会的作用
B.矛头直指封建等级制度
C.肯定知识的作用
D.宣扬了等级制度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智者学派中的)另一些人则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强调自然(注:这里指“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因此,他们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普罗泰戈拉特别强调人的尊严和价值是至高无上的,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材料二?苏格拉底提出一个重要的命题即“美德即知识”(或“道德即知识”)。其涵义是,他认为一切美德都离不开知识,知识是美德的基础,知识贯穿于一切美德之中;美德不是孤立存在的一些观念和准则,任何美德都须具备相应的知识,无知的人不会真正有美德。……正义也是美德,而这种美德的基础是能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他人与我之间关系的知识。勇敢也是美德,而理性的知识贯穿于勇敢之中,没有理性的知识,勇敢是无益的。节制也是美德,而节制离不开克制欲望、了解需求,严于律己的知识。
材料三?康德认为法律作为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必然”使个人行为与普遍道德法则协调一致。所以,法律是个人自由与他人自由共存的条件和制度。法律与道德的不同在于:道德是内在的、自觉的,它推动人们应该这样行动;法律是外在的、强制的、它限制人们去做某事。法律的完善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康德希望建立一个在法律之下的个人与他人具有同样自由的统一的政治制度。然而,这个理想制度不是通过直接的政治实践,而是通过道德的不断完善来实现。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智者学派中的这些人的观点有何局限性?(2分)?
(2)据材料二、三,比较康德与苏格拉底思想的异同。(?6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个人自由的认识。(2分)
参考答案:
(1)局限性:认为人的本性是不可抗拒的,要求废弃法律、习俗和伦理;过分强调个人自由和主观感受。(4分)?
(2)?同:康德与苏格拉底都认识到人的道德的重要性。异:苏格拉底强调人可以通过知识提高道德修养,达到自律;康德强调可以通过法律规范制约人的行为?。(6分)
(3)认识:自由是人的自然权利,但人们行使自由权利不应该违背道德和法律。(2分)
本题解析:
(1)问依据材料一总结出智者学派的极端个人主义的弊端:“把自然与法律对立起来”;“要求废弃约束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国家治理好坏的标准,要看它是否对人有利和符合人性”。
(2)依据材料二、和材料三归纳苏格拉底和康德的思想主张,从重视道德的作用分析相同点,从个人与法律关系分析不同点。
(3)该问属于开放型的问题,围绕材料主要从人文主义尊重人的自由权利等角度得出认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点评:本题以人文主义为线索,考察了西方不同时期和代表人物对人文主义的理解和认知。材料只选取了智者学派、苏格拉底、康德三个代表,题目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就是苏格拉底和康德思想异同的比较。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 ]
A.人文主义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冒险家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专制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5、判断题 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的相同点有
①都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出现的?
②都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封建斗争
③都反对宗教信仰?
④都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①②③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