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有人认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经济严重破坏,政局动荡不安,长期分裂割据,人心沁散,实是我国历史的黑暗时代,应当完全否定”。这种观点否定和违背了
①民族融合的作用?②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群众的向心作用?④科技的进步
[? ]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判断题 下图是各种器物开始在人类生活中出现的过程,对照历史发展,图中(丁)最可能出现在

[? ]
A.夏代?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3、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四时之间,亡日休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摘自(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1)根据材料一,归纳影响中国古代小农经济不稳定的因素。(4分)
材料二?凡荒政十有二:一曰……;四曰发赈;五曰……;六曰出贷;七曰蠲(juan:免除)赋;八曰缓征;九曰……。
——擅自《大清会典》
(2)根据材料二,指出清代救灾、减灾的主要措施(不得摘抄原文)。(4分)
(3)综合上述内容,你认为中国古代能否从从根本上解决救灾问题?简要说明理由。(5分)
4、判断题 古代中国有着发达的农业、先进的手工业和繁盛的商业,为文明的萌生和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经济基础。然而,在封建社会后期,小农经济又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成为近代落后挨打的根源之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什么?概述其特点。(3分)
(2)唐朝后期起,中国古代城市商业活动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哪些显著的变化?(2分)
(3)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战斗中被打垮……”当时清政府是怎样从经济方面“不顾时势”的?试由此分析中国“被打垮”的原因。(5分)
5、判断题 (1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黄梅戏《天仙配》讲述了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反映了我国古代农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天仙配解说词》
请回答:
材料二?……(明)神宗时,吕坤在奏疏中说:“洮兰之间小民,织造贩货以糊口,……弃业桑农者数百万人,提花染色,日夜无休。”……杭州人张瀚的祖先,成化末年有织机一张,从事纺织,所织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家业大饶”,成为雇佣“机工”的“机户”了。
——明·吕坤奏疏
材料三?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与鸦片战争后频繁来上海的外国商船


材料四?出现在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某类企业

(1)指出材料一中“我国古代农村生产方式”的主要特点。(4分)
(2)材料二、三、四分别反映了我国经济领域出现了什么新变化?(6分)材料三和材料四所反映的两种经济现象有何内在联系?(2分)
(3)材料四所反映的经济形态在一战期间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主要客观原因是什么?(2分)
(4)材料四中的经济形态的不断发展、壮大,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请列举其在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两个重要事件。(4分)
答案及详细解析请点下一页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