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说:“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l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至高无上权益的问题”以上材料表明的本质问题是
A.英法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英法希望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决定用战争来扩大在华利益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本题考查第二次鸦片战争,属于中等题。材料中表明英法的本质意图是进一步开辟市场,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故选C。A是表面现象,不是本质问题,排除;B对华资本输出是在19世纪末,与题意不符,排除;D仅是解决问题的方式,不是本质意图,排除。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19世纪末列强在对中国大量输出资本的同时,也企图建立直接的殖民统治,其主要表现是( )
A.加大对清政府的扶植力度
B.决定采取以华治华的策略
C.扩大海关总税务司职权
D.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理解租借地和“势力范围”实际是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辛丑条约》中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的是(? )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清朝官员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C.列强在中国境内驻军
D.赔款4.5亿两白银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近代上海开埠以后,城市急剧扩大、人口迅速膨胀,形成了清朝县衙、外国租界、青红帮会“三分天下”的格局,但是同样开埠的广州却没有此类现象。对此解释正确的是
[? ]
A.列强逐步控制上海,实施“以华治华”政策
B.清政府放弃了上海的行政权
C.太平天国进攻上海,导致局势混乱
D.上海原有的地方机构级别过低,无法承担城市发展的职能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图1和图2反映了中国某一时期共产党党员成分构成变化的基本情况,造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B.北伐战争的胜利发展
C.土地革命运动的兴起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广泛建立
参考答案:C
本题解析来源:91考试 网:本题以数据图的形式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数据,获取信息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图1中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工人阶级,图2中共产党员的主要成分是农民,联系已学知识分析可知大革命失败以后,1928年,中国共产党在农村建立根据地,开展土地革命,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因此农民党员的数量激增,致使前后共产党员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C符合题意,故选C。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