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我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
A.1951年
B.1953年
C.1955年
D.1957年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考查对一五计划史实的准确掌握,1951年开始编制,1953年开始实施,1955年正式通并公布,1957年提前完成。
本题难度:简单
2、判断题 阅读下列材料: ?
材料一 据统计,美国福特汽车主要部件生产商分布于美、欧、亚三个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制造的波音747飞机,由450个零部件组成,这些零部件除自制外,还有来自6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家企业制造。日本丰田汽车是世界著名的汽车品牌,但汽车零部件大多数并非日本国产,而是来自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家工厂,汽车轮胎等产品甚至是马来西亚等第三世界国家生产的。由于生产成本低于国外同等企业,而质量和售后服务优于国外同类产品,销售状况一直呈上升态势。
材料二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不少跨国公司,它们在原料最便宜的地方采购原料,到劳动力价格最低的地方加工产品,然后再销往全球其他地区,以获取最大利润。这样做的后果是,发达国家将本国不允许设立的工厂和生产的产品,特别是容易产生环境污染的工厂和产品,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以达到将污染转移出国,以及利用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原料和劳动力赚钱的双重目的。
材料三 2001年11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决定。从1986年7月10日,我国政府正式提出申请要求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方地位,到中国正式入世经历了15年的谈判,黑头发都谈成了白头发。
(1)材料中反映了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什么特点?简要说明其历史过程及根源。
??
(2)结合材料二,说明世界经济发展的这种特点将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产生什么影响??
?
(3)加入世贸组织的问题上,中国政府坚持既要争取,又不能放弃的原则立场。试结合材料及世界经济发展的特点,说明中国采取这种立场的原因。
?
参考答案:(1 )反映了世界经济联系日益密切,逐渐走向一体化和国际化。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导致了世界经济的形成;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发展;二战后,世界经济一体化更加迅猛发展。根源是社会分工和生产社会化的发展。
(2 )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可借此机遇发展同世界的联系,吸收发达国家的资金、技术,加入到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去,以发展本国经济。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要防止发达? 国家借此机会,利用其在政治、经济、科技上的优势控制发展中国家。因此,发展中国家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注意自己的政治、经济安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3 )加入世贸组织符合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要求,有利于我国对外开放,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所以我们要积极争取加入;但是,我们又要保证我国经济安全、经济独立,所以,要坚持既要争取,又不能放弃的原则。
本题解析:
本题难度:一般
3、判断题 电影《墨攻》讲述了由香港影星刘德华饰演的墨家智者革离孤身拯救遭十万赵国大军围攻的梁城的故事,据说拍戏前刘德华苦读相关剧本资料,下列介绍故事背景的资料违背史实的是
A.思想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B.原先地位低的“士”阶层开始崛起
C.有些墨家学派成员会使用铁犁牛耕
D.“学在官府”导致墨家不能办私学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学在官府”是西周教育的显著特点。是对西周教育制度的高度概括,也是我国奴隶社会教育制度的重要特征。学术和教育为官方所把持,国家有文字记录的法规、典籍文献以及祭祀典礼的礼器全部掌握在官府。春秋时期,我国奴隶制崩溃而转向封建制,经济、政治的大变化,也变化在教育上。为旧经济旧政治服务的受贵族垄断的“学在官府”的教育走向没落。《墨攻》的时代背景已经是春秋战国了,不存在学在官府的问题,墨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不可能无法办私学的,D项不正确。故答案选择D项。
点评:诸子百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命题角度有:(1)对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比较,要求学生理解各家思想的特点,能够正确判断具体的诊断属于哪家思想,并分析产生这些思想的社会根源;(2)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的剧烈变革时期,政治、经济、思想文化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高考试题要求学生综合这些变化,归纳出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3)荀子是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他也是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李斯的老师,其思想与法家思想有很多共同之处,高考试题比较重视荀子思想中的法家因素。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在下列表述中,符合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精神的是(?)
A.优先发展重工业,奠定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B.把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轻工业放在首位
C.重点抓好农业,迅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D.以商业为主,加快手工业的合作化进程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新中国成立的时候,中国的社会经济体系几乎是走向崩溃的,重工业几乎为零,同时国际上以美国为首的反华反社会主义的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采取了敌视态度,所以优先发展重工业是必然的选择。故答案选择A项。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
| 茶叶
| 生丝
|
鸦片战争前
| 5000(年平均值)
| 5000(年平均值)
|
1846年
| 7010
| 13220
|
1850年
| 8919
| 23040
|
1854年
| 14122
| 62896
|
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
C.中国茶叶和生丝生产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参考答案:B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和提取信息能力和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能力。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加紧对华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一步步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从材料所给数据来看,茶叶和生丝的出口都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因此A表述符合史实。茶叶生丝等土特产品大量出口,反映了农产品日益商品化,C项符合史实。鸦片战争后,中国农产品的大量出口,表明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因此D相符合史实。工业革命后在国际分工中,中国是消费市场和原料产地,西方操纵着丝茶市场,中国无法在对外贸易中取得优势,是西方经济发展的附庸。因此B项不符合史实。
本题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