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下图基本呈现了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整体变化趋势,透过这一变化趋势不能窥见近代前期中国工人数量变化趋势图

A.洋务运动的足迹
B.外商企业的创办
C.民国初年实业推进的步伐
D.五四运动的影响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表格展示了工人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到其呈上升趋势,这与洋务运动、外商企业的创办、民国初年实业发展有关,正是由于民族工业的发展,造成工人人数的急剧上升。因此ABC能看的出来。五四运动是一场政治运动,不能带来工人人数的增加,故选D。
点评:中国的工人阶级在19世纪40、50年代在外资企业创办的企业里早于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而出现了。19世纪60、70年代随着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中国的经济成分增加,工人的数量也逐渐的增多。另一个方面,工人阶级呈现出集中化的特点,便于组织和领导。工人阶级的发展为革命的转型创造了条件。
本题难度:一般
2、判断题 1992年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是
A.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B.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
C.两岸实现了“三通”
D.连战率“和平之旅”访问祖国大陆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难度较低,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了“九二共识”,即双方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两岸关系的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所以答案选A,B项出现在1981年,C项在2008年得以实现,D项发生在2005年。
点评:两岸关系的发展历程
①1979年元旦,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了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②80年代以来,“通邮、通航、通商”三通的限制逐渐放宽;③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只有一个中国”原则上达成共识;④1995年,江泽民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成为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⑤2002年,“十六大”再次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⑥2008年,两岸实现“三通”。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1956年,火柴大王刘鸿生的企业在参加全行业公私合营后,有人问他:“你舍不舍得?”,他含笑答道:“讲老实话,作为一个资本家,我有点舍不得,但是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我又舍得。”这足以说明
A.三大改造得到了人民的大力支持
B.民族资本家具有较高的政治觉悟
C.赎买政策符合中国社会经济实际
D.刘鸿生具有一定的民族责任意识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讲老实话,作为一个资本家,我有点舍不得,但是话说回来,作为一个民族资本家,我又舍得。”可以判断出其强调的是刘鸿生从民族责任的角度积极配合“三大改造”。
本题难度:简单
4、判断题 “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下列各项中,对黑格尔的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要从自然的角度认识世界
B.要关注人的尘世生活
C.强调知行合一
D.强调人类的理性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根据材料“苏格拉底唤醒了这个真正的良知,因为他并不只是宣布,人是万物的尺度,而且宣布:作为思维者的人是万物的尺度。”说明黑格尔更强调人的理性。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通过汉代的“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都可以到达的地区是
A.东亚
B.西亚
C.东南亚
D.南亚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通过陆上的“丝绸之路”主要沟通了中国与中亚、西亚、南亚诸国的联系;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沟通了中国东南亚、南亚各国的联系。因此两条丝路都能到达的地区就是南亚。故D项为正确答案。
本题难度: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