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关注"91考试网"公众号,领30元,获取公务员、事业编、教师等考试资料40G!
1、判断题 【材料一】
?
图一?甲午战争图?图二?时局图
【材料二】?皇太后不愿将法尽变……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保,何况其他??
——《光绪大事汇鉴》卷九?
【材料三】 康有为等人想以日本明治维新的要义为蓝图,在中国推行变法。但是没有认识到日本与中国国情不同,所处的国际环境不同等许多特点,而是机械地照搬日本的经验,只是从形式上学习,并没有掌握明治维新的真正“要义”。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
(2)依据材料三、四,分析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结合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真正“要义”,你认为中国的出路在何方?
参考答案:(1)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民族危亡。
(2)原因:主观上,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政令无法真正实行。客观上,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出路: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本题解析:(1)材料一的两幅图片内容显示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是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的主要因素;(2)从材料中不难总结出中国维新变法失败的原因在于:主观上,维新派依靠的是没有实权的皇帝,政令无法真正实行;客观上,中国封建势力强大;帝国主义要瓜分中国,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维新变法的失败说明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唯一可行的是只有实行革命,推翻清政府,实现民族独立,发展资本主义。
点评:维新变法运动一直是高考中的常频考点和重难点,对其的考查角度较多,形式多样。就考查角度而言大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①戊戌变法运动的时代背景②中日甲午战争与戊戌变法运动的关系③戊戌变法运动的具体内容④戊戌变法运动的性质和方式⑤戊戌变法运动的影响⑥戊戌变法运动失败的原因⑦戊戌变法运动的局限性。
本题难度:一般
2、选择题 德川幕府实行锁国政策时期,同日本保持有限贸易联系关系有国家包括
①?中国 ?②俄罗斯 ?③朝鲜 ?④荷兰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参考答案:A
本题解析:本题为组合型选择题。锁国政策指对对外联系作出严格限制,并非禁绝,日本同时还与中国、朝鲜、荷兰保持有限贸易联系
本题难度:简单
3、判断题
①康有为 ②王韬 ③梁启超 ④严复 ⑤郑观应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④⑤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一般
4、判断题 戊戌变法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其进步性主要表现在
A.挽救民族危亡
B.要求变革一些旧制度
C.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要求发展资本主义
参考答案:D
本题解析:略
本题难度:简单
5、判断题 (15分)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9年3月,我国西藏地区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取得了平息武装叛乱的全面胜利,为西藏民主改革铺平了道路。
材料二?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首先是贫困农奴和奴隶的欢迎,也受到很多的上层人士的理解和合作,保证了西藏民主改革顺利进行。……第二步是进行土地改革。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时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政府把这些公有财产、土地、牲畜等生产资料,全部分给了农奴和奴隶。
(1)依据材料一,分析西藏民主改革的背景。(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西藏民主改革方式的特点,分析其历史作用。(9分)
参考答案:
(1)社会主义制度在全国大部分地区确立;西藏叛乱被平息;西藏人民要求民主改革。(6分)
(2)特点:自下而上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相结合;没收和赎买相结合;对农奴主区别对待。(6分)
作用: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推动了民主改革的迅速开展,使西藏通过民主改革直接步入社会主义阶段。(3分)
本题解析:
(1)经过三大改造,1956年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1959年平定西藏地区上层反动势力发动武装叛乱,维护了祖国的统一;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和人民愿望,决定“彻底平息叛乱,充分发动群众,实行民主改革”。
(2)当时的民主改革把自下而上的充分发动群众同自上而下的协商结合起来,这一措施得到了西藏各阶层人民的欢迎;土地改革对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全部财产、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采取没收政策,时未参加叛乱的农奴主的土地、牲畜和其它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对奴隶主区别对待;农奴和奴隶获得生产资料。改革的作用,对奴隶主区别对待减少了民主改革的阻力,推动了民主改革的迅速开展,使西藏通过民主改革直接步入社会主义阶段,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本题难度:一般